工业机器人的冷与暖:反超外资,销量放缓,出口大涨
2024年工业机器人出口实现了同比45.2%的机器增长。视觉中国/图
工业机器人卖得好不好,冷暖直接反映了制造业的反超放缓火热程度。
其中,外资二手工业机器人贸易商能直接感知到供需两头的销量冷暖。这些贸易商长期收售国外“四大家族”的出口二手机器人,即ABB、大涨库卡(已被美的工业集团收购)、日本发那科及安川电机,机器为中小工厂提供“平替”。冷暖
不过,反超放缓多名贸易商告诉南方周末,外资从2023年开始,销量“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出口一方面,更具性价比的国产工业机器人崛起。另一方面,光伏能源、汽车制造等重要下游市场产能趋于过剩,企业对扩大生产线更为谨慎。
“我们从2008年开始做国内外知名品牌的二手机器人,2023年开始明显感到行业走向下坡,因为国产工业机器人崛起、加上做二手的人越来越多。”安徽一家二手工业机器人贸易商告诉南方周末,设备行业也卷起了“价格战”,交付期短这一优势在价格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正是2023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实现了“逆袭”。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统计数据,2023年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内外资市场份额达到52.45%,从销量上首次实现对外资品牌的反超。
2024年,下游行业的景气度下滑和“价格战”传导至工业机器人端,行业普遍承压。
在“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两新”(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发力下,工业机器人产能是否会拾级而上?
南方周末采访多个制造业上下游工厂发现,政策刺激固有积极影响,但订单才是影响行业发展的根本。
随着制造业工厂在海外抢订单,工业机器人行业和二手贸易商也跟随着敲开国际市场的大门。
“贸易形势紧张对我们来说是有机遇的,产业链加速外迁,对工业设备的需求更大。”一家制鞋设备工厂外贸负责人告诉南方周末。
凡诚在东莞的仓库里堆放了大量二手工业机械臂。受访者供图
国产替代“四大家族”
“大量二手KUKA便宜处理:年底了越来越难了,像这种120公斤到600公斤的库卡机器,都没人要,放在仓库好久了,有需要的老板可以评论私信我,最近便宜处理啊。”这是顾海在2024年12月4日于微信视频号发布的一则视频。
在顾海的视频号里,可以看到各种
- ·全国人大代表余淼杰:建议提高个税起征点至10万元/年
- ·杂货店货越卖越亏怎么回事 原来是供应商伪造送货单骗钱
- ·厦门仙岳公园和灯塔公园上万株向日葵等您来赏 花期持续到10月中下旬
- ·重阳节前厦门警方发布老人受骗典型案例 9个月64老人被骗269.9万
- ·缅甸强震已致中国公民8人死亡13人受伤
- ·厦门第6条社区公交 殿前街道424路开通
- ·因为一场泡泡的约定,厦门这里全是人人人...
- ·杂货店货越卖越亏怎么回事 原来是供应商伪造送货单骗钱
- ·放完烟花,记得打扫
- ·厦门地铁2号线最长区间隧道 今日双向顺利贯通
- ·厦门“e政务”上线新功能 4项派出所证明实现立等可取
- ·厦门火车站客运值班员每天走两万步 重复回答旅客提问
- ·全国政协委员石磊:乡村建筑整体风貌管控不是“一刀切”
- ·集美“零交通违法”的好司机最高获5000元油卡 三种渠道可报名
- ·厦门84岁“全能”老爷爷注重养生与分享 骨密度只有“35岁”
- ·厦门和平码头流浪汉摇摇欲坠 民警一把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