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 > “赶街”去,看见大理的本土底色 正文
时间:2025-05-07 09:10:37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国际
剑川Gai上的老哥儿俩,就好听一声号液态市集提供/图)沙坝街只在每周三出现。在其他时候,这里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内一片贴着214国道的空地,几排簇新的房屋和仓库沉默相对。到了热闹的“赶街天”,
剑川Gai上的赶街老哥儿俩,就好听一声号(液态市集提供/图)
沙坝街只在每周三出现。本土
在其他时候,底色这里是赶街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内一片贴着214国道的空地,几排簇新的本土房屋和仓库沉默相对。到了热闹的底色“赶街天”,这块空地会被密集的赶街遮阳篷占领。周边的本土农户和采购者纷至沓来,有人牵来温顺的底色奶牛,有人摆出木雕和盆景;粮食蔬果曝晒于高原日光下,赶街沿街的本土喇叭里此起彼伏地叫卖着水果、草药和零食。底色
各色物产植根于山川大地,赶街从日出而作、本土日落而息的底色节律中生长出来,汇集到沸腾的街子上。从二月八的螺蛳到端午节的草药,再到雨季的菌子,四时之景不同,街子也变换出不同的色彩。
“街(音Gai)子”是云南方言对传统市集的称呼。这些市集由众多流动摊贩组成,本地农产、牲畜与小吃、日用品混杂。街子通常位于交通要道,辐射临近的县城、乡镇和村落。赶街的次数基于乡村的生产节奏,通常一个月四次或六次。大理人赶街,既是为采买日常所需,又是一种社交和游玩活动。赶街,是乡村里的一抹亮色。
2020年,媒体人赵茜离开此前供职的商业杂志,从北京回到家乡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喜洲镇,发起“液态市集”。这是一个以大理市集为田野,关注传统市集的现代性和在地文化的研究项目。2024年1月,“液态市集”主创的系列纪录片《走,赶Gai去》在视频网站上线。节目以团队三年间对大理街子的田野调查为基础,展现鲜活而具体的乡村图景。
(液态市集提供/图)
谈起大理,总绕不开乡野田园、自在悠闲之类的想象。但如果摘除这些标签,细看被山河切割的版图,会发现这里并非铁板一块。苍洱环抱之间,有白、汉、彝、回等13个世居民族,4249种高等植物,817种陆地野生动物。从最高点雪斑山到怒江江面,大理州的海拔落差超过3500米。
大理内部风貌迥异。西北部的剑川县和鹤庆县镶嵌在横断山脉之中,木匠和银匠游历四方,远走藏地。喜洲因商帮而兴盛,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富商大贾豪宅连绵,是云南最阔绰的城镇之一。在南边,洱海从西洱河流出,流过下关新城的楼宇、桥梁和马路,汇入澜沧江。
1984年,大理市成为中国第一批对外国游客开放的城市之一。异国背包客们来到洱海边,在古城的街道上游荡、喝咖啡、晒太阳,也带来了嬉皮士文化。1999年的“十一”假期,中国人有了第一个黄金周,大理自此成为经久不衰的景点。到了21世纪,在“逃离北上广”的声音中,大理被塑造成“诗意栖居”的符号。白领、创业者、酷儿、数字游民……一批又一批的移民到来,将自己想象中的大理附着于山野之间。
2018年,赵茜做了一个关于大理商业地理的选题。那段时间,她见了一众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的新移民,听他们讲各种各样的创业尝试——市集、民宿、农场和创新
“背对背”实名打分,“金标杆”专家评审团都有谁?2025-05-07 08:48
上班中暑算不算工伤?厦门市人社局权威解读2025-05-07 08:42
体验河州风情 厦门思明区助力旅游扶贫2025-05-07 08:26
厦门交通执法部门凌晨出击联合执法 查获三辆超限货车2025-05-07 07:56
巴布亚新几内亚山体滑坡有超过2000人被埋丨滚动2025-05-07 07:45
厦门植物园举办首届辣椒属植物展 135个品种扎堆亮相2025-05-07 07:30
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院院长致力两岸文化艺术交流引起共鸣2025-05-07 07:21
历史剧催火厦门文博游市场 相关文物吸引不少剧迷2025-05-07 06:48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表决通过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2025-05-07 06:35
厦门入选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示范城市 获3年24亿元奖补2025-05-07 06:24
年轻人在短视频里把自己再养一遍2025-05-07 08:00
厦门今夏薪酬调查数据出炉 信托担保等月薪最高2025-05-07 07:55
追忆厦门六中教师高至凡:凡星永不落,天籁唱初心2025-05-07 07:41
厦门入选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示范城市 获3年24亿元奖补2025-05-07 07:40
外卖买所有?奔万亿的即时零售,打响供应链之战2025-05-07 07:24
中航锂电项目落户厦门火炬高新区2025-05-07 07:20
厦门爱国教育国防军工展启幕 来这里看大国军工重器2025-05-07 07:20
18岁女孩留下“遗书”后失联 厦门警民联手寻获2025-05-07 07:00
狗咬后,除了打疫苗,这些问题容易被忽视2025-05-07 06:50
每人每月升至800元 厦门市提高困难群众保障标准2025-05-07 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