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中华五千年文化应该被更多人了解”

“中华五千年文化应该被更多人了解”

2025-05-11 12:31:27 [法治] 来源:金砖在线时政

  暮春时节的中华闽南师范大学,凤凰木新绿初绽。千年在教学楼传出的文化一阵悠扬歌仔戏唱腔中,记者见到了正在指导学生的应该李姿莹老师。这位来自台湾高雄的被更“80后”获评今年的“福建省三八红旗手”,从台湾博士生到漳州媳妇,多人从戏曲爱好者到文化桥梁搭建者,中华李姿莹用“登陆”7年的千年光阴诠释了“缘分牵引,跨海筑梦”的文化故事。

  深情奔赴

  “站在闽南,应该纵横古今,被更心怀一衣带水的多人同胞情;站在闽南,创造奇迹,中华眼中朗朗乾坤天地心……”2024年元旦,千年这首由李姿莹献礼闽南师范大学建校65周年的文化原创歌曲《芳华》发布,饱含了李姿莹对学校的深情,更唱出了她这些年在漳州的人生感悟。

  “我第一次来闽南就来到了闽南师范大学。我跟我先生认识在这里,我的工作在这里,我的学生在这里,我们的家就挨着学校,每天从窗棂都可以跟学校道早晚安。”在悠悠的回忆中,李姿莹有些出神,时间似乎也倒转回缘分的开端。

  出生于台湾高雄,祖籍是福建闽南地区,李姿莹从小就浸润在闽南文化里。她回忆,小时候她就喜欢听歌仔戏,最开心的事就是遇上节日庆典,附近庙宇有剧团搭台唱戏,她就会在台前占据最好的位置。

  在台读博时,李姿莹主攻方向是闽南文化中的戏曲研究。从普通戏迷变成专业研究者,李姿莹一边和老师同学跟着各个剧团做田野调查,一边学习歌仔戏的基本功和剧本创作。“我在台湾学习时写的歌仔戏剧本,就曾两度获得文艺创作奖。”李姿莹说。

  李姿莹明白自己热爱的闽南文化和歌仔戏“根”都在大陆。2013年,正在读硕士研究生的李姿莹来到闽南师范大学,参加两岸学子闽南文化研习营,漳州给她的亲切感让她感觉“回家了”。“漳州的景色、习俗,甚至连空气的味道、太阳下山的时间都和台湾很像。”而更让李姿莹没想到的是,在这次活动中担任研习营导游的漳州诏安小伙徐雁飞如今成了她的丈夫。

  短短几天的相识,跨越海峡的相知,两颗同样热爱闽南传统文化的心最终紧紧贴在了一起。2018年9月,从台湾成功大学中文系博士毕业的李姿莹追随爱情的脚步来到闽南师范大学任文学院助理教授,教授民间文学、闽南民俗、戏曲研习等课程。次年,她与徐雁飞步入婚姻的殿堂。

  文化传承

  近日,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网站上挂出一则喜报——我院教师李姿莹的《迁台记忆歌仔戏:两岸林声百年情》项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当下,李姿莹正在创作剧本,将台湾雾峰林家的迁台史实搬上舞台。

  为什么选择说雾峰林家的故事?李姿莹再次用“缘分”二字来解释。2021年,已在闽南师范大学任教三年的李姿莹应邀录制“四百年闽台讲你知”视频节目,讲述的正是雾峰林家的故事。翌年,李姿莹参与漳州涉台文物研究,“恰巧,雾峰林家也是其中重要的一块”。

  2023年底,漳州平和县在雾峰林家的祖籍地埔坪村启动迁台记忆馆建设。李姿莹在机缘巧合下认识了同为台青的项目负责人李志章,两人在探讨“怎么为迁台记忆馆建设做更多事情”时,产生了用歌仔戏来展现这段历史的想法。“我打算通过不同世代的雾峰林家代表人物的故事,展现林家人迁居台湾、抵御外敌入侵以及回到大陆寻根的历史。”李姿莹介绍。

  这并不是李姿莹在“登陆”后第一次创作剧本,实际上,她除了在文学院进行授课之外,还担起了学校戏曲协会的歌仔戏指导老师的工作。在她的带领下,原来仅有9个人的社团慢慢扩充到60人的规模。她陪着学生们从身段、演唱等基本功练起,还带着其中20多名骨干成员创作了新剧本《开漳圣王传奇》。

  “这些孩子来自天南海北,有的甚至不会说闽南话,但是对于歌仔戏的热爱,让他们坚持了下来。”李姿莹说,为了能让这出新戏登上更大的舞台,她一对一地教,精进唱腔、调整动作、讲解情感,几乎每天都要练到下半夜。看着学生忍着小腿瘀青的疼痛,还在坚持一遍遍练习踢花枪的动作,李姿莹直言她的付出是值得的。

  2021年5月,李姿莹带着这帮学生把戏唱到了东南花都,剧本、演员、服装、道具、乐器演奏、场务等全部自理,4天8场演下来,收获颇丰。“这是我们社团第一次登台表演,也是第一次面对观众,看着舞台上的学生们,我真的感觉他们都在发光。”李姿莹说,这段经历会影响他们一生,当他们从闽南师范大学的学生成为老师的时候,会将这份热爱传递给更多人,“我想这就是传承的意义”。

  对话青春

  “有同学问我,如果穿越到古代,我们能不能应用强大的历史知识在古代称霸呢?”

  在李姿莹的视频号“三文愈老师”作品中,“穿越指南系列”颇受欢迎,播放量、点赞量、转发量都很不错。虽是用年轻人喜欢的网络语言开场,但是其内核传播的其实是各种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例如在“和古人怎么约时间?”中,李姿莹就和大家科普了“一盏茶”“一炷香”的时间概念。不少网友留言表示“好有趣”“期待更多作品”。

  从写剧本到录制,李姿莹都亲力亲为,在本就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仍然挤出时间坚持创作视频号内容。“传统需要和青春对话。”李姿莹说,用当代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去传播传统文化才能事半功倍,“无论哪个话题引起了他们的注意,都有可能燃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中华五千年文化应该被更多人了解”。而另一方面,李姿莹期待通过个人IP的打造,回答“这些年,你到底在做什么”的问题。“大学老师、歌仔戏剧作家、作曲家、媒体人……我的多重身份让好多人都很困惑。我给自己的定位是跨界文化传播者,从闽南文化到中华文化,只要有利于文化传播的工作,我都愿意做。这个视频号的创作能很好地将这些身份统一起来。”

  除了用心经营视频号外,李姿莹今年想为乡村振兴出一份力。“在田野调查中,我发现漳州有太多宝藏乡村没有被挖掘。我希望通过文创IP的打造,为这些乡村的发展添一把火。”李姿莹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她就与华安县高车乡合作乡村振兴项目。今年1月,她为高车乡创作的歌曲《高车恰恰》完成了,闽南语与普通话搭配的歌曲将高车乡的美食美景、乡村故事一一展现。“下一步,我和伙伴们还会通过举办活动、开发文创产品向游客推介高车乡。”

  在忙碌而充实的工作中,李姿莹的人生也走向更广阔的舞台。2024年6月,她受邀参加第十六届海峡论坛并发言。今年又荣获了“福建省三八红旗手”称号。“这些荣誉是对我工作的肯定和鼓励。我将带着这份热爱和使命,继续用我微小的力量助力中华文化跨越山海,被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李姿莹说。

(责任编辑:休闲)

推荐文章
  • 经济政策一线微观察|点燃千亿元消费新引擎——从一杯咖啡里品消费新业态的发展“密码”

    经济政策一线微观察|点燃千亿元消费新引擎——从一杯咖啡里品消费新业态的发展“密码” 今年3月份发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支持服务消费场景创新”。近年来,随着我国新零售咖啡的持续扩张,进一步提升了咖啡消费的大众化程度。国内咖啡文化逐渐兴起,消费市 ...[详细]
  • 920万廉租住房补助下达日照

    920万廉租住房补助下达日照 本报讯(记者 范玉博通讯员 张守军) 10月21日,记者从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委员会相关部门获悉,今年中央和省级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补助资金920万元下达我市(不含莒县),主要用于我市廉租住房的补贴支出 ...[详细]
  • 姜坤小提琴音乐会举行

    姜坤小提琴音乐会举行 本报讯记者 张源)10月16日晚,由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主办的“姜坤小提琴独奏音乐会”在市广电演播大厅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毛继春,市政协副主席董全宏出席。 姜坤自幼学习小提琴,演奏声音细腻华丽,音色 ...[详细]
  • 购买国产轿车上牌免检

    购买国产轿车上牌免检 本报讯(记者 刘祥彩) 国庆长假过后,新买车的市民会发现这样一个新变化:国产轿车上牌少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这道程序。 按照公安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一致性监督 ...[详细]
  • 从方言碰撞到文化共融 两岸夫妻成网红博主

    从方言碰撞到文化共融 两岸夫妻成网红博主 “我是真真,他是小方,是真真的小方嘛,”张雅真指指自己,又看向一侧的方元辉,“所以叫‘真的小方’。”台湾女孩笑意盈盈,讲起与丈夫运营的新媒体账号,总会提到起名时的巧思。运营账号近一年,发布作品数百条, ...[详细]
  • 全市实施“六项突破”完成全年任务目标

    全市实施“六项突破”完成全年任务目标 全市前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要求 实施“六项突破”完成全年任务目标本报讯记者 李敏)10月22日上午,我市召开前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侯成君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听取了各区县前三季度 ...[详细]
  • 日照海事滞留缺陷航油船

    日照海事滞留缺陷航油船 本报讯(记者 范玉博通讯员 贺强 崔耀兴)9月30日,日照海事局岚山海事处对辖区危险品船舶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发现一艘油船存在缺陷多项,其中滞留缺陷3项,依法对其进行滞留,并下达了船舶滞留通知书。 日照 ...[详细]
  • 市离退休老干部参观城市建设

    市离退休老干部参观城市建设 本报讯记者 刘江雪)10月13日上午,在市委组织部及老干部局的组织下,300余名市直离休干部、副处级以上退休干部对日照城市建设情况进行了参观考察。市委常委、东港区委书记张永霞陪同在东港区的参观。 老干 ...[详细]
  • 国防部:“台独”等于战争 分裂没有和平

    国防部:“台独”等于战争 分裂没有和平 中新网5月30日电 国防部5月30日举行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闻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答记者问。记者问:据报道,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5月20日发表所谓“就职”演讲,鼓吹两岸“互不隶属”,妄称大 ...[详细]
  • 宋法棠一行来日照考察

    宋法棠一行来日照考察 本报讯记者 刘江雪)10月4日至5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委原书记宋法棠一行来我市考察指导工作。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军,市人大常委会第一副主任周惠平,市委常委、东港区委书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