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探索 >>正文
AI换脸、大数据杀熟怎么办?应对算法侵权,全国政协委员连玉明支招
探索426人已围观
简介2023年6月,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检察院对一起利用“AI换脸”技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视觉中国/图)在打车出行、酒店预订时,老用户支付的价格比新用户还高,遭遇大数据“杀熟”;根本不感兴 ...
2023年6月,据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检察院对一起利用“AI换脸”技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熟办算法(视觉中国/图)
在打车出行、应对酒店预订时,侵权全国老用户支付的政协招价格比新用户还高,遭遇大数据“杀熟”;根本不感兴趣的连玉商品在误点以后,频繁出现在推荐界面,明支被精准营销;在地铁上拍摄的换脸日常照片被人用AI技术“一键脱衣”;没有任何添加关注操作的情况下,读书软件自动添加了社交好友……算法侵权正以多种意想不到的大数方式出现。
华东师范大学产业与治理课题组根据算法侵权相关关键词,据杀在中国裁判文书网、熟办算法北大法宝数据库、应对杭州互联网法院、侵权全国广州互联网法院官网上搜集整理出的24件中国算法侵权案件中(时间跨度为2009年-2022年),2020年后有21件,占比87.5%。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连玉明认为,由于算法黑箱或技术不透明性,算法侵权与传统的侵害行为相比,其因果进程更加冗长、复杂、不透明。同时,算法应用主体往往具有资本优势、权力优势和技术优势,单独的个体进行维权时普遍遭遇举证难、认定难和追责难等现实困境。
2024年全国两会上,连玉明带来算法侵权相关提案,建议将算法侵权领域纳入公益诉讼法定范畴,构建以人民检察院为主导、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的算法侵权公益诉讼多元主体模式,推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
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近年来,检察公益诉讼从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等4个法定领域拓展为“4+N”的履职格局,英雄烈士保护、个人信息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无障碍环境建设等领域也不断纳入其中。
2023年6月,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检察院就曾对一起利用“AI换脸”技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该检察院认为“AI换脸”技术的滥用,不仅侵害个人的人格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更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在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以外,有必要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对该类侵犯公民个人信
Tags:
相关文章
北京协和医院否认“学生刺伤带教老师”传言,称已向警方报案
探索10月18日,南都记者获悉,针对网传“学生刺伤带教老师”的信息,北京协和医院已进行辟谣,并敦促相关方立即删除虚假内容,采取措施消除影响。近日,一则显示为“北京协和医院总院通知群)”的通知截图,在网络上 ...
【探索】
阅读更多连城:新材料产业聚力强链迈向“芯”高地
探索东南网12月2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罗小春 戴敏 通讯员 黄水林 吴清兰)17日,走进位于连城工业园区的全球真空绝热产业领军企业福建赛特新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正满负荷运转,火力全开赶产真空绝热板、真 ...
【探索】
阅读更多“台风胚胎”上周给宁德带来降雨 今起气温将走高
探索八月盛夏里,“热带扰动”带来了难得的几天清凉,但高温晴热天气又要开始反扑了,据市气象台预测,今起雨势慢慢减弱,而气温逐日走高,未来几天宁德市最高气温可能达到36℃~37℃。&l ...
【探索】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