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高温“催热”虚拟电厂,能否解决限电难题?!

高温“催热”虚拟电厂,能否解决限电难题?

时间:2025-05-08 06:33:10 来源:金砖在线时政 作者:民生 阅读:889次

虚拟电厂能否大规模落地,催热取决于商业模式是高温否可行。 (视觉中国/图)

2022年8月26日,虚拟限电中国首家虚拟电厂管理中心落户深圳。电厂

据《深圳特区报》消息,否难题该中心已接入分布式储能、解决数据中心等类型负荷聚合商14家,催热接入容量达87万千瓦,高温接近一座大型煤电厂的虚拟限电装机容量。预计到2025年,电厂深圳将建成具备100万千瓦级可调节能力的否难题虚拟电厂,逐步形成年度最大负荷5%左右的解决稳定调节能力。

虚拟电厂看不见、催热摸不着,高温是虚拟限电一个可以参与电力系统运行和电力市场交易的电源协调管理系统。目标是通过先进信息通信和监测控制技术,实现海量分布式能源、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电动汽车等资源的聚合和协调优化。

例如,用电紧张时,虚拟电厂通过调节空调、电梯、汽车充电桩等用电需求降低整体用电功率。用户也可以通过分布式光伏发电、电动汽车电池和储能电池放电等形式将多余的电力提供给电网。

虚拟电厂距离实现还有多远?

需求侧响应

实际上,虚拟电厂并不是一项新发明。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曾鸣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虚拟电厂的由来可追溯到1990年代的电力需求侧管理(Demand Side Management, DSM)。当时,中国主要是通过行政命令手段对各类用电负荷进行管理,以实现节约用电、安全用电和计划用电。

进入2000年后,电力需求侧管理演变为电力需求侧响应,后者倾向于从市场供需的角度对负荷需求或用电模式进行调整。

“需求侧响应资源多种多样,存在互补性。”曾鸣解释,虚拟电厂的作用在于聚合各类用电负荷,根据电力供需关系,主动进行调节。

虚拟电厂的优势不仅包含灵活性,更体现在经济性上。过去,电网对整个电力系统进行调节主要利用的是发电侧电厂的资源,虚拟电厂则能够充分调动负荷端的资源。

据国家电网测算,若通过建设煤电机组满足其经营区5%的峰值负荷需求,需要电厂及配套电网投资约4000亿元。若建设虚拟电厂,建设、运维和激励的资金规模仅为400亿—570亿元。峰值负荷需求,即最大用电需求。

另据华西证券研报,虚拟电

(责任编辑:科技)

相关内容
  • 阿里申请香港纽约双重主要上市,或将符合港股通资质
  • 北京大学:收到陈春花辞职申请,终止其聘用合同
  • 堵车严重的独库公路到底有多美?
  • 退休大潮来袭,男女退休年龄并轨宜尽早筹划丨快评
  • 中国水科院减灾中心吕娟:战略上要做好抗大旱、抗长旱准备
  • 美关税政策下巴西牛肉出口承压 中巴牛肉贸易合作稳中求进
  • 武汉大学出现一例霍乱,目前无新增病例
  • 中国之城|香格里拉:雪山和森林拥抱的高原之城
推荐内容
  • 关于陈某志等涉嫌恶势力组织违法犯罪案件审查起诉情况的通报
  • 新场景、新潮流、新体验——天津“五一”文旅消费市场热力十足
  • 台风“马鞍”来袭,快收下这份台风防范指南
  • 安倍晋三演讲时中枪,目前已无生命体征
  • 世界如何看待广交会、看待中国?不同的语言中有相同的答案
  • 以数观势|“五一”假期热潮涌动 假日经济活力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