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首尔与老刘闹离婚说明了什么?“全职丈夫”难以得到尊重

傅首尔和老刘在节目中闹离婚这事,全职丈夫让综艺节目赚足了流量,傅首但依然属于生活里的尔老一部肥皂剧,虽然不能说是刘闹离婚烂剧,但也是说明什难很多如我一样的人压根不喜欢看的剧情。即便如此,尊重我们依然能从这一事件得到足够多的全职丈夫“教训”,其一便是傅首:男人做“全职丈夫/全职爸爸”,因为社会对此接受度太低了,尔老很难得到尊重。刘闹离婚
傅首尔和老刘经历过“贫贱夫妻百事哀”,说明什难算得上患难夫妻。尊重傅首尔通过《奇葩说》崛起之后,全职丈夫老刘就开始了完全的傅首“全职丈夫”以及傅首尔段子来源的生涯。就个体所能达到的尔老高度而言,傅首尔绝对是一个女强人,是一个利用知识和口才走上独特赛道的成功人士,这一点毋庸置疑。
在老刘回到家庭后方做起全职丈夫之后,两人关于婚姻的佳话,长期存在于互联网上。每次参加节目的时候,傅首尔几乎都会说起老刘对自己有多么好。傅首尔和老刘此前离过一次婚,后来,两人复婚了,原因是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傅首尔在离婚后工作生活一团糟。傅首尔也曾公开形容这段婚姻是“我所能遇到的最好的婚姻”。既然如此,那么此时又何以再次要走到那一步?
因为,两个人的地位和关系,已经不复从前。古人所言的“时位之移人”,在婚姻关系中也一定存在,今人所唏嘘的“经济能力决定家庭地位”,其实是真理。
当老刘在全职丈夫的生活中已经进阶到傅首尔踢一下自己“就知道该倒水了”、傅首尔明明身边就有垃圾桶却让老刘扔垃圾的时候,他们就再也“回不去了”。关于婚姻的幸福,也只剩下感觉了。“我敢保证,我的老公当全职爸爸是十分开心的,我可以赚钱来养一家人”,傅首尔说这话时,老刘恰恰经历着最大的纠结时光。这说明,傅首尔已经不了解自己的丈夫了。而老刘也在被误读中失去了自我,成为一个符号。尽管他表示自己并不介意被傅首尔在节目中拿来当段子、被嘲笑,但我所体悟到的潜台词却是:前提是你得尊重我。
然而,傅首尔又是怎么说呢?她说:一个人为什么会一直做咸鱼,你们知道吗?因为他就适合做咸鱼,不求上进的信念一旦形成,他连呼吸都比别人慢,你不要鞭策,因为没有期待就没有伤害。如此表述当然有“节目需要”的成分,可是太多的细节早已影影绰绰显示傅首尔对老刘“不求上进”越发难以容忍,甚至可能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把老刘当成一条周星驰言下的咸鱼了。
一位博主写道:老刘被傅首尔逼着奋斗,哪个全职太太经历过?老刘成为傅首尔段子素材,哪个全职太太经历过?老刘需要向傅首尔报账,有几个全职太太经历过?
这话确实不尽然,例如某些段子手也会拿自己的老婆“开刀”,但总体而言,老刘的经历的确是“全职丈夫”们的真实遭遇。
多年前,一位老熟人,便因为要照顾孩子而辞去工作,成为全职“家庭妇男”。虽然他在与我们一起饮酒的时候,说起过那些可以拥有大把自由时间的快意,但骨子里,他越来越无法忍受连要零花钱、买衣服都要看老婆脸色的生活。这和老刘想买喜欢的衣服却因傅首尔不喜欢,因而生生被掐灭期待的案例,是同一回事。
所有令人愕然的细节,都不是凭空出现、无所指向的。不客气地说,老刘也好,一些“家庭主男”也罢,都失去了老婆的尊重,被嫌弃,成了一种生活里的常态。难以想象,这种不被理解和尊重的日子能持续多久。
老刘的吐槽,被一些人不理解,认为这是矫情,闲出来的毛病。可若要将身份调换一下——丈夫对全职太太各种嫌弃和限制,那许多人还不炸了锅?此外,若是全职太太抱怨自己压力大,常被同情,可你看看,老刘的苦衷表现出来后,很多人却在指责他身在福中不知福,不懂得体谅辛辛苦苦在外打拼的傅首尔。这多么双标啊。
全职太太和全职丈夫的差别客观存在。简单地说,全职太太更受包容,而全职丈夫很不受包容。这种性质,已经超越了一个家庭的范畴。那位老熟人面对的压力,不止于老婆一方,还源于周围人的奇异目光。一些网友在点评傅首尔和老刘闹离婚事件时也提起过种种辛酸,例如,任你如何解释做全职丈夫具有怎样的“不可抗力”,你依旧可能被人视为“吃软饭的”。试问女人有被鄙夷为“吃软饭的”吗?
当传统社会观念已经将男人塑造成为“养家者、家庭责任承担者”时,在某些人眼中,男人回归家庭,就是不可饶恕的。这就证明,男人其实是缺乏成为全职丈夫的舆论环境的。如果一不小心做了,那也得有所改变。我认识的一个男同胞,便在失业多日全靠老婆养家后,打起了零工,钱赚得不多,依然被老婆看不上,但至少他可以在邻居面前“腰杆子挺直了一些”。
都说婚姻以爱情为基础,婚姻何尝不是以尊重为基础?一来,如果男人确实需要做全职丈夫,那前提必须是能够得到家人与社会的尊重。既然女性做全职太太是一种工作,男性做全职丈夫当然也是一种工作。他不应被打上“吃软饭”“被施舍”的标签。二来,既然男人不能吃软饭的观念依然固化,那么一个男人就要想清楚,自己的选择妥不妥,今后能不能承受由此带来的压力,是否还有比自己做全职丈夫更优的选项?现实是残酷的,当因为自己的“全职”之选造成夫妻关系的微妙化甚至矛盾慢慢凸显,能否坦然承受不美好甚至一地鸡毛的后果呢?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相关文章
- 2023年2月,江西宜春一所乡村小学,教师赖小田敲响上课铃时,同学们涌入教室。视觉中国/图)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浦江县郑宅镇中心小学语文教师祝响响始终记得,10年前自己到乡村小学担任校长时,教龄达到32025-05-07
- 本报讯(记者 张磊) 12月11日上午,我市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团成立后,分别到东港区、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商务局等区县部门单位,开展了集中宣讲,详细解读十八大精神。 据了解,为迅速兴起学2025-05-07
- 本报讯通讯员 安佰明 王修恩)近日,日照港物业公司4名消防管理人员,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国家级消防职业资格证书。 日照港物业公司担负着20座高层写字楼的消防管理工作,为提高消防管理水平,增强消防管2025-05-07
- 本报讯(通讯员 胡开淑 秦唐) 东港区农村信用社网上银行业务自2011年5月16日全面推广以来,截至2012年11月末,全区网上银行客户数量达到21045户,累计办理账务性业务18.9万笔,累计办理账2025-05-07
- 亚长墓出土的铜型手器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姜晓明/图)1963年,在陕西省宝鸡市贾村镇,出土了一件造型独特的酒器。发现之初,这尊青铜器被村民拿回家中装粮食,两年后流落到废品收购站。宝鸡市博物馆专家见其造型2025-05-07
6名发展对象未过“谈话关” 东港区发展党员变“各自命题”为“统考”
本报讯记者 王均薇 通讯员 卢立平 陈常国)12月17日,东港区委组织部对南湖镇发展党员对象组织“统考”。“组织谈话”环节中,有6名发展对象因对党的基本知识不熟悉、入党认识不到位、政审材料不规2025-05-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