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二代黄光志深耕重庆 冀拓多领域交流合作
中新社重庆1月21日电 题:台商二代黄光志深耕重庆 冀拓多领域交流合作
中新社记者 钟旖
“深耕重庆是台商我们台商的坚定选择。”正在此间举行的代黄多领重庆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上,已多次特邀列席的光志台籍人士、重庆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黄光志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深耕作为“新重庆人”,重庆作一家三代7人是冀拓渝台融合发展的见证者,冀渝台持续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域交为台商在渝发展提供新机遇。流合
黄光志是台商台商二代,父辈30年前到重庆,代黄多领创立重庆理想液化石油气实业有限公司。光志20年前,深耕黄光志来渝,重庆作担任重庆好年代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冀拓开启在渝创业路。域交
“我每年在重庆生活超过300天,和台湾乡亲们扎根、融入重庆,孩子也在这里生活、学习。”黄光志说,在陆台胞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生活方面,台湾居民居住证推出后,其一家是重庆首批领取证件的台胞。事业方面,得益于重庆经济的稳健增长和广阔市场空间,其家族企业已从做液化气罐的小企业,发展成雇员超700人、加盟经销商超500家的中型企业。
“舒适安心”是黄光志在渝生活的真实感受。他认为,重庆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交通便利,台湾味道的商业体、便利店也遍及全市各区县,热情的山城人、麻辣的火锅、多彩的美景,都让人流连不已。“在重庆,可以畅达四方,可以乡愁一解,可以心生欢喜,生活在重庆真的‘巴适’(意为舒适)。”黄光志说。
最新数据显示,重庆市2023年GDP迈上3万亿元人民币新台阶、同比增长6.1%。当地还提出要打造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打造两岸交流新高地、台资西移集聚地、台胞筑梦向往地……感受到发展机遇空前,黄光志直呼“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正在召开的重庆两会上,黄光志建言,渝台可持续加强经贸合作、文化交流、情感融合,造福两地同胞。
“渝台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经济融合。”黄光志说,台湾的生技产业有相当的竞争力,但因市场受限,许多好产品未发挥应有优势,渝台可在该领域深化合作。
黄光志还认为,文化体育交流有助两岸融合。不论是马拉松、羽毛球、慢速垒球等,都能创造两岸文化交流融合的机会。此外,渝台还可共同开发文化产品和项目,把铜梁火龙、重庆小面、火锅文化产业等特色带至台湾。
吸引台青赴渝学习就业,有助两岸情感融合。黄光志称,只要台青来陆参访、学习,就会有很大程度的认知改变。期待重庆出台更多政策,扩大台青在渝学习、生活、就业机会与路径,增进台青对大陆的了解。(完)
(责任编辑:热搜)
-
中新社北京9月13日电 (记者 邢翀)针对德国官员称德军舰过航台湾海峡事实上支持了航行自由原则,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予以驳斥。毛宁表示,台湾问题不是什么航行自由问题,而是事关中国主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刘玮玮)12月12日,市天然气公司联合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消防大队,在城西天然气门站举行事故消防应急处置演练。 演练以假设城西天然气门站工艺区6#球阀因密封垫密封不好,致使大量天然气泄 ...[详细]
-
继续接受2013年1月4日登记预约本报记者 王仕瑞 “真的可以不用排长队,在9点的时候登记吗?” “可以第一时间留下我们领证时的合影吗?” “本世纪最后一个‘三连号’的日子了,我们要登记啦,帮我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周伟)12月13日至14日,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王渭田、副主任廉守昌等一行来我市,就日照关心下一代工作进行调研。市委常委、统战部长万同陪同。 调研组一行先后到市实验小学、岚山区安东卫街 ...[详细]
-
...[详细]
-
本网讯记者郑志成报道) 12月12日-12月13日,日照市交通运输系统召开农村公路建设暨管理护养会议。两天时间行程680余公里,跑遍了全市各条农村道路。整个会议是跑着开的,令人耳目一新。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周伟)12月13日至14日,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王渭田、副主任廉守昌等一行来我市,就日照关心下一代工作进行调研。市委常委、统战部长万同陪同。 调研组一行先后到市实验小学、岚山区安东卫街 ...[详细]
-
三庄镇竖旗小学20位老师自愿代管本校留守儿童让我们向“代管妈妈”们致敬留守儿童需要“家”的温暖,如果您想帮助他们,请联系晨刊本报记者 蒋月阳 刘军超,13岁,竖旗小学六年级学生。 12月14日下午5点 ...[详细]
-
【港澳台专线】台湾“奶茶西施”:手摇“甜蜜” 梦想可及中新社唐山10月1日电 题:台湾“奶茶西施”:手摇“甜蜜”梦想可及作者 白云水 孟潮1日,在河北省迁安市金矿奶茶店里,赖秋萍正做一杯味道纯正的台湾 ...[详细]
-
本网讯记者郑志成报道) 12月12日-12月13日,日照市交通运输系统召开农村公路建设暨管理护养会议。两天时间行程680余公里,跑遍了全市各条农村道路。整个会议是跑着开的,令人耳目一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