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感受大海的魅力和热情
——“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网络主题活动走进日照侧记
7月16日上午,随着来自渤海、蓝色黄海、土感东海和南海的海的和热海水汇聚在启动装置中,“我爱这片蓝色的魅力国土”网络主题活动在日照正式拉开帷幕。
“我爱这蓝色国土,神州万里飞渡,蓝色经略海洋、土感走向深蓝,海的和热中华复兴,魅力我们抒写蓝图。爱片”启动仪式上,蓝色活动主题歌MV《我爱这蓝色国土》上线发布。土感接下来,海的和热来自全国的魅力网络媒体记者将带着这首歌的旋律,走向烟台、青岛,以及广东省的广州、中山、江门、阳江4市进行采访报道,生动展现各地在海洋强国建设中的先进经验、做法和成就亮点,掀起共筑海洋强国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的舆论热潮。
正着力打造创新之城、生态之城、活力之城、旅游之城、蓝色之城的日照,也再次因为“海洋”而成为中央和山东省众多网络媒体瞩目的焦点。
14日和15日,参加活动的一些网络媒体的记者和编辑们就已来到日照,聚焦“活力海洋、和谐海洋、美丽海洋、开放海洋和幸福海洋”,先后到日照国际财富中心、海龙湾退港还海项目、日照港展览馆、日照海洋科普馆和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实地采风,通过全媒体表现形式报道日照注重经略海洋、发展海洋经济、建设现代化海滨城市等方面的生动实践,讲述日照海洋故事、展现日照海洋精彩,推动日照更好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同时,此次活动也是充分展示日照优良自然禀赋和良好城市形象的机遇。《我爱这蓝色国土》歌曲快闪、以海洋为主题的少年绘画大赛、传统民俗踩着高跷捕小虾、沙滩排球运动、非遗文化体验、茶艺表演等系列配套活动,让大家充分感受到了日照大海的魅力和热情。
15日上午,在海龙湾退港还海工程项目现场,不少记者被几只硕大的海蜇吸引住了目光,纷纷拍照记录。这些海蜇看上去少说也有篮球大小,在清澈的海水中缓缓游动,让人啧啧称奇。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如此适宜海蜇等海洋生物生活的海域,几年前还因毗邻煤堆码头而污染严重。
“作为全国首个港口工业岸线退港还海、修复整治生态旅游岸线的项目,这是一项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住环境的民生工程。”海龙湾项目负责人丁元鹏介绍说。很快,他就被诸多媒体“包围”,详细介绍了该项目的情况。
“这种退港环海的魄力,充分体现出日照热爱蓝色大海、重视生态环境的决心。这方面的内容我一定会充分记录、好好报道!”山东电视台记者陈一钊说。
每到一处,大家都像陈一钊一样,仔细了解相关情况,并举起手中的摄像机、照相机和手机,作扎实、详尽的采访。
“和小时候印象中的日照相比,眼前的日照变化太大了!”来自中国网的编辑葛蕾感叹。葛蕾的老家是日照市五莲县,小时候曾多次来日照的大海边游玩过。“现在的日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越来越有现代化海滨大都市的样子了。这正是我心目中理想的家乡的模样!”
“在我的印象中,从来没有见过哪片海域旁边就有如此葱郁的森林,今天可算是长见识了。” 在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人民网山东频道新闻采编中心主任胡洪林对日照不吝赞美之词。他认为,日照在变临港涉海优势为发展胜势的过程中,海洋经济加快发展、迅速崛起,而且在港口建设等方面推出了许多创新性举措,值得大大“点赞”。
海洋已成为日照高质量发展的最大优势和潜力所在,具有广阔前景,这也引发了众多媒体的广泛关注,央广网副总编辑伍刚就对日照的未来充满期待,他说:“希望日照像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一样,在中国沿海经济带起到引领带动作用,继续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日照必将因这片海洋而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因港而立、向海而兴,一座美丽富饶、生态宜居、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海滨城市,在黄海之滨愈发光彩夺目,让越来越多的人为之心驰神往。(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王帅 王亚欣)
(责任编辑:娱乐)
-
海峡网8月21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钟炳祥/文 陈巧思/图) 金牌、金宝莱、好兆头、好来屋……厦门厨柜行业曾经流传着“两‘金’两&lsq ...[详细]
-
本报讯 (通讯员 裴明苓) 品牌金作为工行重点推出的实物黄金产品,工行日照分行营业部高度重视,在2008年销售1.6万克的基础上,继续加大销售力度,至4月20日累计销售品牌金、如意金钱突破2万克,销量 ...[详细]
-
“这是个缩影,让我们看到了日照发展的速度。”卢森堡的企业家代表朱培华如此评价日照港。4月9日至10日,来自法国、德国等6个欧洲国家的侨团侨领来日照考察投资。 4月9日下午2点,挪威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 ...[详细]
-
本报讯 (通讯员 裴明苓) 品牌金作为工行重点推出的实物黄金产品,工行日照分行营业部高度重视,在2008年销售1.6万克的基础上,继续加大销售力度,至4月20日累计销售品牌金、如意金钱突破2万克,销量 ...[详细]
-
海峡网10月17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钱玲玲/文 常海军/图)根据厦门市老龄办的统计,截至2018年6月底,厦门户籍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33.98万人,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14.35%。其中,百岁以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孟锋) 从今年起,我市每年将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5%,专项用于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这是记者4月23日从市国土资源局获悉的。 今年,我市还将积极稳妥推进旧村改造,充分利用挂钩置换政策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李敏)“五一”即将来临,我市提早部署,坚持整治与规范并举,全力打造优质、有序的节日运输市场环境。 加大市场整治力度。市交通局运管、稽查执法人员联合执法,集中整治载客倒客、绕道行驶、擅自抬高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李敏)“五一”即将来临,我市提早部署,坚持整治与规范并举,全力打造优质、有序的节日运输市场环境。 加大市场整治力度。市交通局运管、稽查执法人员联合执法,集中整治载客倒客、绕道行驶、擅自抬高 ...[详细]
-
香山花海让游客们流连忘返。海峡网讯 厦门日报 文/本报 记者 王元晖 通讯员 林瑞声 余庆东 图/张天骄)怀远湖畔,大帽山麓,莲塘池边,大宅果地……昨日是国庆黄金周的最后一 ...[详细]
-
本报讯通讯员 冷为峰 王凯)为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监督检测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市质监站努力在工作机制、服务能力、服务水平、队伍形象等四个方面实现新突破,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工作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