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厦门蓬勃生气 三位“90后”创作《浮生厦门》获逾80万点击量
原标题:展示厦门蓬勃生气 三位“90后”创作《浮生厦门》获逾80万点击量
团队成员张舒昂在沙坡尾拍摄0后
《浮生厦门》视频截图。展示作浮
海峡网讯 (文/厦门日报 记者 邓宁 供图/受访者 ) 湖海相接、厦门白鹭掠影、蓬勃夜景璀璨、生气生厦烟火巷陌……不同的位创厦门元素在快镜头与慢动作之间交织成一场视觉盛宴,视频《浮生厦门》正惊艳着大众的门获眼球。截至记者昨日发稿前,逾万这部由三位“90后”创作的点击微视频已收获超过80万的点击量。
台前
城市0后文化符号在视频中交融
没有解说词,没有同期声,展示作浮亦没有气势恢宏的厦门大场景,历时一个月制作的蓬勃《浮生厦门》,更像是生气生厦在紧凑的音乐旋律中为这个城市送去的一句温暖问候。
伴随着两扇大门的位创开启,《浮生厦门》在筼筜湖的淙淙流水中拉开序幕。桨声摇曳中,琴厝书院彰显着悠悠古韵。随着镜头的转化,中山路步行街呼之欲出。大同路、华新路……年轻人在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中感受着城市的新鲜时尚,老年人又在一把纸牌中体会悠哉的慢生活。
第一缕曙光,照亮了轮渡的清晨。少年唱起南音,少女拨动琴弦;飞驰的地铁,吹泡泡的孩童、提琴、二胡、芙蓉隧道、鲁迅纪念馆依次登场,看似不相关的一切在这里交融并生,和谐相处。2分43秒的微视频,既展示着厦门的蓬勃生气,又呈现了城市的文化符号。
幕后
被厦门人的热情和怡然自得打动
出生于1993年的陈桂叶是《浮生厦门》的策划,在厦门读了四年书后,陈桂叶留在了这座城市。153个镜头,放入2分43秒的视频中,过渡自然,毫无违和感。陈桂叶介绍,意大利导演、摄影师莱昂纳多在四年前拍摄的快剪作品《土耳其瞭望塔》给了她创作灵感。“从土耳其走过后,爱上了那里的人文风物。”陈桂叶说,她同样也热爱着厦门的一切。身为摄影师的陈桂叶萌生了为厦门拍摄微视频的想法,同两位同事一拍即合后,《浮生厦门》历时一个月出炉。
为呈现出最丰富的城市影像,三个小伙伴付出了不少努力。赶到海边,没有带伞的摄影团队却突遭暴雨,为保护器材,三位小伙伴淋到透湿。“听说筼筜湖下午5时左右白鹭比较多,匆匆赶到后,却扑了个空。第二天起个大早想碰碰运气,偏偏又是踪影难觅。”团队成员张舒昂说,自己十几天就黑了五个色号。不过,当地人对生活的热情和怡然自得却让三个小伙伴感触颇深。“在拍摄人物时,从没遭遇过拒绝。”陈桂叶说,孩子们向我们挥手,年轻人向我们微笑,在街巷里泡茶的老先生邀请我们,喝一杯再走。”
(责任编辑:社会)
-
-获救女孩的家长刘先生带记者来到事发现场。彭上华海峡网讯 文/图 厦门晚报 记者 李晓辉)看到女孩在海水中挣扎,退伍军人彭上华第一时间下海,将她托回岸边,不料因体力不支,自己却溺水了。随后,他被救上岸 ...[详细]
-
本报讯通讯员 王厚余)3月12日上午,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召开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丽萍,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万志新参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杜洁 实习生 迟玉龙) 1月31日,记者从全省工业经济运行电视会议上获悉,春节期间,我市共有2万余名工人坚守岗位,确保工业企业正常运行。 据悉,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全市3 ...[详细]
-
支持中小企业创建“一企一技术”,鼓励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山东海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山东华龙纺织有限公司的科研项目分别荣 ...[详细]
-
海峡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崔昊)昨日,投洽会组委会通报了大会最新筹备情况。适逢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厦门会晤一周年,本届投洽会将紧扣国家改革开放大局,坚持国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曲亚平)1月31日上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军参加了市经信委党委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他要求,要把握今年经济发展“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主基调,抢抓蓝色经济区国家战略机遇,加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迟锐) 岚山区巨峰镇后黄埠村的刘某今年春节成了“名人”。不过,他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他出名是因为在正月初二晚上,因“酒驾”被交警逮住了! 1月24日,正是大年初二。这天中午,刘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王大鹏)记者从1月31日召开的全市烟草工作会议暨第二届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上获悉,2011年,日照烟草大力开展惠民工程,投入4558万元,启动烟基项目954个;成功争引国家烟草专卖局 ...[详细]
-
展示厦门蓬勃生气 三位“90后”创作《浮生厦门》获逾80万点击量
团队成员张舒昂在沙坡尾拍摄。《浮生厦门》视频截图。海峡网讯 文/厦门日报 记者 邓宁 供图/受访者 ) 湖海相接、白鹭掠影、夜景璀璨、烟火巷陌……不同的厦门元素在快镜头与慢 ...[详细]
-
支持中小企业创建“一企一技术”,鼓励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山东海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山东华龙纺织有限公司的科研项目分别荣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