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探索 >>正文

AI换脸、大数据杀熟怎么办?应对算法侵权,全国政协委员连玉明支招

探索564人已围观

简介2023年6月,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检察院对一起利用“AI换脸”技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视觉中国/图)在打车出行、酒店预订时,老用户支付的价格比新用户还高,遭遇大数据“杀熟”;根本不感兴 ...

2023年6月,换脸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检察院对一起利用“AI换脸”技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大数(视觉中国/图)

2023年6月,据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检察院对一起利用“AI换脸”技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熟办算法(视觉中国/图)

在打车出行、应对酒店预订时,侵权全国老用户支付的政协招价格比新用户还高,遭遇大数据“杀熟”;根本不感兴趣的连玉商品在误点以后,频繁出现在推荐界面,明支被精准营销;在地铁上拍摄的换脸日常照片被人用AI技术“一键脱衣”;没有任何添加关注操作的情况下,读书软件自动添加了社交好友……算法侵权正以多种意想不到的大数方式出现。

华东师范大学产业与治理课题组根据算法侵权相关关键词,据杀在中国裁判文书网、熟办算法北大法宝数据库、应对杭州互联网法院、侵权全国广州互联网法院官网上搜集整理出的24件中国算法侵权案件中(时间跨度为2009年-2022年),2020年后有21件,占比87.5%。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连玉明认为,由于算法黑箱或技术不透明性,算法侵权与传统的侵害行为相比,其因果进程更加冗长、复杂、不透明。同时,算法应用主体往往具有资本优势、权力优势和技术优势,单独的个体进行维权时普遍遭遇举证难、认定难和追责难等现实困境。

2024年全国两会上,连玉明带来算法侵权相关提案,建议将算法侵权领域纳入公益诉讼法定范畴,构建以人民检察院为主导、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的算法侵权公益诉讼多元主体模式,推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

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近年来,检察公益诉讼从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等4个法定领域拓展为“4+N”的履职格局,英雄烈士保护、个人信息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无障碍环境建设等领域也不断纳入其中。

2023年6月,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检察院就曾对一起利用“AI换脸”技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该检察院认为“AI换脸”技术的滥用,不仅侵害个人的人格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更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在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以外,有必要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对该类侵犯公民个人信

Tags:

相关文章

  • 高温多雨致菜价上涨 各地多措保障蔬菜 “鲜”到餐桌

    探索

    这段时间,常去逛市场的市民可能感觉到,蔬菜的价格上涨了不少。是什么引起了蔬菜价格上涨?具体涨幅是多少?北京新发地市场是北京市交易规模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据统计,8月份,市场蔬菜加权平均价为4元/公斤 ...

    探索

    阅读更多
  • 日照市首届合唱指挥培训班开班

    探索

        本报讯记者 许静 刘玮玮)1月4日,由市艺术学校承办的日照市首届合唱指挥培训班在实验二中开班。来自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音乐教师和部分企事业单位合唱指挥约300人参加培训。    本次培训为期2天 ...

    探索

    阅读更多
  • 2012春运大幕下月6日拉开

    探索

       本报讯(记者 贾艳锋) 12月29日,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我市2012年春运工作从1月6日开始至2月16日结束,共42天。其中节前为1月6日至1月22日,节后为1月23日至2月16日。我市春 ...

    探索

    阅读更多

闽ICP备202406473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