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双胞胎摘得全国创新大奖 作品是缓解交通拥挤方案
原标题:厦门双胞胎摘得全国创新大奖 作品是厦门新缓解交通拥挤方案
海峡网讯 (厦门日报 记者 佘峥) 在19日结束的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在厦门鹭江新城小学上五年级的双胞双胞胎姐妹姚郏不约、姚郏不韦(11岁)获得一等奖,胎摘通拥这是得全厦门在本届比赛获得的唯一一等奖,两位小女孩的国创获奖作品是一个缓解十字路口交通拥挤的方案。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奖作解交挤方我国中小学科技活动中最权威的比赛。主办者19日晚在官方网站公示了获奖名单:一等奖59项、品缓二等奖136项、厦门新三等奖192项,双胞姚郏不约、胎摘通拥姚郏不韦的得全作品《桥隧组合式十字路口道路》获得一等奖。
姚郏不约、国创姚郏不韦是奖作解交挤方双胞胎姐妹,不约是品缓姐姐,早出生3分钟。厦门新鹭江新城小学以获奖尚在公示期为由婉拒采访,不过,《桥隧组合式十字路口道路》之前已经获得省市青少年创新大赛一等奖,指导老师当时介绍,这对姐妹住在吕岭一带,经常看到十字路口堵成一团,便把这个问题带到学校的科技兴趣小组来解决。
双胞胎通过高架桥、地下隧道和地面的巧妙设计,把十字路口的车辆分为横向直行、纵向直行、横向左转和纵向左转四个动作,各个方向的车辆各行其道,直接通过十字路口,无障碍、无交叉、无变道,无须红绿灯控制。双胞胎用了大约一年多时间完成项目研究。
现场传回来的消息说,共有3对双胞胎参加了这次比赛。59项一等奖中,11项是小学生获得的,每省平均不到1名,可见竞争多激烈。除了双胞胎的一等奖,厦门一中、同安一中各有一个项目获二等奖,科技中学一项目获三等奖。
【小贴士】
双胞胎姓名 字字有来头
因为名字特别,姚郏不约、姚郏不韦特别引人注目。她们的父母说,给孩子取这样的名字,是因为包含父母双方的姓氏,“姚”是父亲的姓,“郏”是母亲的姓,“不约”“不韦”则分别出自《礼记·大学》和《论语》。
据记载,郏(jiá)出自春秋时期的郑国。郑国有大夫郏张,因祖上受封于郏地,后代遂以封地作为自己的姓。
(责任编辑:娱乐)
-
海峡网8月2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崔晓旭 通讯员 张桂燕 文/图)昨天8点05分,万石山隧道进岛文屏往演武方向距离出洞口540米处,一钞票押运车撞到右侧隧道壁发生交通事故。随后,公路人员、交警部门、消防 ...[详细]
-
关于举办“初光先照——2011新年摄影大赛”的通知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是东夷文明的摇篮和中国太阳文化的源头。日照“太阳古国”及太阳文化,具有世界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贵价值,是日照历史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孟凡虎)12月20日,全市2010年度农业农村工作督查动员会议召开,副市长刘西良出席并讲话。 这次督查内容包括今年以来各区县、市直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农业农村工 ...[详细]
-
本报讯通讯员 杨美玲) 近日,面对降温天气,中国石油山东日照销售分公司“三确保”筑牢冬季“安全线”,保障库站安全平稳运行。 确保安全意识不放松。日照销售分公司提前组织开展相关安全知识学习,11 ...[详细]
-
海峡网8月24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傅霏雯)今年伊始,厦门楼市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小户2-4房户型。从保利叁仟栋的45㎡两房,到万科金域缇香的68㎡三房,再到下半年集美某纯新盘据说将推出88㎡的四房,开发商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靳凤清) 修剪下来的树枝、堆积的落叶、凋零的花朵……这些以前和生活垃圾一样倾倒的绿化垃圾,现在“摇身一变”成了颇有价值的“绿色肥料”。 记者昨日从奎山苗圃场的沤肥现场了解到,从20 ...[详细]
-
央视“城市1对1”节目搭台 本报讯(记者 靳凤清) CCTV-4新栏目《城市1对1》来到日照,借助这一平台,日照与大洋彼岸的阿罕布拉市即可实现无障碍的“对对碰”。 12月26日,CCTV-4《城市1对 ...[详细]
-
我市金融机构获省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奖励305万元日照银行独享210万元本报讯通讯员 牟峰)近日,我市六家金融机构获得省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奖励资金305万元,其中日照银行独享210万元。为鼓励和引导银行 ...[详细]
-
海峡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泥 通讯员 张俊峰 石川影)眼下正值2018年度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申报期,海沧区税务局的税收专家近日走访辖区福利企业,就申报问题提供“一对一”辅导,帮助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张源)12月29日,全国林业利用国外贷款“十二五”规划座谈会与会领导在我市参观考察。副市长刘西良陪同。考察组一行先后来到大沙洼林场、太阳广场、世帆赛基地、日照港博物馆、亚太森博浆纸有限公司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