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探索 >>正文
“渔家乐”消费旺季还得等一两周
探索4135人已围观
简介人来的多 钱来的少本报记者 张磊 邢慧■商家:“游客不吃、不喝、不捎、不买” 安女士是陈家村人,12年前和丈夫开始在海边经营海产品生意。先是在森林公园,后来在任家台附近,7年前搬到乔家墩子。 她笑着说 ...
人来的渔家乐多 钱来的少
本报记者 张磊 邢慧
■商家:“游客不吃、不喝、消费不捎、旺季不买”
安女士是等两陈家村人,12年前和丈夫开始在海边经营海产品生意。渔家乐先是消费在森林公园,后来在任家台附近,旺季7年前搬到乔家墩子。等两
她笑着说,渔家乐12年来,消费她也算是旺季见证了日照旅游业的发展。
7月10日上午,等两记者走访调查时,渔家乐安女士的消费摊子前很少有人驻足停留,即使偶尔有人停下,旺季询问一下价格后很快就离开了。安女士的丈夫躺在摊子里面的小床上,正和女儿看着电视。
“就是这样,问的人多买的人少!”安女士介绍,按照往年的情况,这时候正是“下货”的时候,因为已经进入旅游旺季,大批外地游客涌入日照,相应的海产品的销量也会增加。
可今年销量却迟迟上不去。“生意最好的是2009年,每天都在三、四千元左右。”安女士说,今年从6月15号开始,海边游客逐渐增多,可这快一个月过去了,销量最多的一天还不到两千元。
“每天也就五六百元。”这是安女士给出的平均销售额。从2009年巅峰,到去年同期相比,销售额减少三分之一。
安女士的海产品摊子长约7米,租金就要2万多元,她说,不知道过一段行情会不会有所好转。“我这算好的,上星期六有的摊才挣了100元!”
按照惯例,每周周三、周六两天前来旅游的人最多,没成想,竟有人会卖出100元的惨烈“战绩”。“不吃、不喝、不捎、不买!”这是安女士总结的今年游客的消费心理。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几家海鲜大排档和工艺品商家,不少商家表示,今年销售额与往年同期相比有所减少,游客的消费热情不高。
Tags:
相关文章
厦门11岁女孩不慎落井命悬一线 消防员下井成功救人
探索消防员下到井里,救出女孩。厦门网讯 (文/图 厦门日报 记者 林路然) 时间在流逝,11岁女孩的体力也在渐渐消失。距离掉进深井已经好一会儿了,她不得不紧紧抓着石壁上的水管,让自己不再往下坠&helli ...
【探索】
阅读更多2019厦门文化旅游推广季启动 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探索东南网10月15日讯本网记者 邹玒)10月15日上午,由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的“@厦门”2019厦门文化旅游推广季活动在胡里山炮台精彩启幕。活动在歌舞《厦门人家》中拉开帷幕, ...
【探索】
阅读更多全国首批进口立陶宛小麦在厦门顺利进“仓”
探索东南网10月27日讯通讯员 苏凯周腾建)日前,经检验检疫合格,从厦门口岸入境的全国首批立陶宛小麦顺利入仓,进入指定加工厂加工使用。这也意味着我国自“一带一路”国家进口的粮食种类 ...
【探索】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