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搜 > 倒置的茶杯先生的烛台 老物件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陈嘉庚

倒置的茶杯先生的烛台 老物件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陈嘉庚

2025-05-03 21:26:04 [财经] 来源:金砖在线时政

原标题:倒置的倒置的茶的陈茶杯先生的烛台 老物件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陈嘉庚

倒置的茶杯先生的烛台 老物件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陈嘉庚

倒置的茶杯先生的烛台 老物件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陈嘉庚

倒置的茶杯先生的烛台 老物件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陈嘉庚

倒置的茶杯先生的烛台 老物件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陈嘉庚

海峡网讯 据海峡导报报道 今年70多岁的林金山,是杯先集美区涉老部门的一名志愿者。两年前,生的诉一次偶然的烛台真实机会,他参与了一本书籍的老物编写工作。

在那次写作中,告嘉庚他潜心研究了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的倒置的茶的陈事迹,他发现,杯先陈嘉庚虽然十分富有,生的诉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十分勤俭节约。烛台真实这种优良作风,老物在他的告嘉庚遗物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如今,倒置的茶的陈这些遗物被存放在集美区的杯先陈嘉庚故居。

昨日,生的诉林金山带领导报记者再次走进陈嘉庚故居,讲述这些老物件的故事。

倒扣的旧茶杯变成了新烛台

集美是个美丽、静谧、整洁的地方,陈嘉庚先生创办的学府隐藏在绿树、红瓦、龙脊、凤檐之中。我们踏着石板路,穿过枝叶茂密的浓荫,来到陈嘉庚故居。

在二楼的展馆,导报记者看到了陈嘉庚的烛台。这其实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烛台,而是一只倒置的旧茶杯,茶杯的手柄甚至都已经断了。

当时,身边的人很不理解,要把破瓷杯扔掉,家人建议买一个新烛台。可陈嘉庚不同意,他说:“该用的钱几千几万得花,不该用的一分钱也不能浪费。”

当年,电厂供电到晚上10点就停电了,陈嘉庚就是用这个倒置的破茶杯点着蜡烛继续工作,在昏黄的烛光下,运笔谋划,苦苦思索,为建校、为修缮运筹帷幄,记载了先生多少沧桑和忧虑。

随身生活用品缝缝补补坚持用

展馆里还陈列着陈嘉庚生前用过的手电筒、皮带、领带、鸡毛掸、钢笔、时钟、剃刀、温度表、鞋帽、手杖等物品。

陈列橱里,有陈嘉庚用过的一把布伞。那时,布伞是从南洋带回来的,已用了十多年,时间长了,伞布破烂,他让侄媳妇为他缝补。后来无法缝补了,他又让侄媳妇买块布来更换腐朽的旧伞布。

亲人补后觉得不像样要给换新的,他笑着说:“不像样不要紧,能用就行了。”

那条破棉背心,是陈嘉庚抗战时期穿到解放后,从南洋穿到祖国,补了又补,继续穿用。

那套褐色粗呢服装,是陈嘉庚在寒冬季节里,参加各级各类会议、外出视察时才穿用的,也穿了十几年。

手杖也是如此,他外出时用好的,在家时用旧的。那时,陈嘉庚每天上下午都要拄着手杖视察各处建筑工地,手杖尾端上的铁皮也被磨得锃光瓦亮的。

陈嘉庚一生俭仆,省吃俭用,而他对祖国对人民有益的事业十分慷慨,一生献给文教事业价值人民币一亿五千多万元,临终还把300多万元献给国家,一分钱也没有留给子孙后代。

他说:“人谁不爱子,惟必以道德之爱,非多遗金钱方谓德之爱。且贤而多财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教子现身说法豪华家具全换掉

这里,还流传着陈嘉庚教子的感人故事。

辛亥革命后,陈嘉庚从新加坡回到厦门。他一下轮船,独自一人去集通银行审查账目。当他查阅到儿子阿国生活费的账目时,叫人找到阿国劈头就问:“阿国,你是不是嫌我每个月给你8块银元的生活费太少了?”

阿国辩解说:“可你……你已经有几百万钱财……”陈嘉庚一听生气了,他用拐杖指着阿国说:“不错,我已经有400万钱财了,我完全可以盖起豪华的别墅,养起大批奴婢。可是,我的钱是取之于社会,要用之于社会的。我自己不敢乱花,也决不让子孙挥霍!”说完,他气冲冲地走出门去,把阿国一人撇在房间里。

这时,阿国惊奇地发现,集通银行的叔叔们特地为爸爸布置的那些豪华家具全不见了,房间里的摆设仍旧是一张旧木床,一顶旧蚊帐,就连爸爸从新加坡穿回来的那双皮鞋,也打上了补丁。看了这些,他的脸“刷”地红了,惭愧地低下头来。

征集令

您家中有老物件吗?它不一定价值连城,但或许记载了您的人生故事;它或许已伤痕累累,但还被您收藏在身边。

它可以是一件衣服,一个茶杯,一只箱子,一张老照片……时光在它身上流淌,留下了尘封已久的回忆。

即日起,本栏目广泛向社会征集各类老物件,如果您愿意分享,快与我们联系吧!

联系方式:

1.拨打海峡导报新闻热线968801

2.发送您的故事和联系方式到邮箱:hxdbsyzk@ 163.com

导报记者钱玲玲/文常海军/图

(责任编辑:教育)

推荐文章
  • 厦门人到底多爱看电影?这个暑假已花了1.02亿元

    厦门人到底多爱看电影?这个暑假已花了1.02亿元 《西虹市首富》剧照,背景是环岛路。-取景地之一――人民体育场。-取景地之二――美丽的环岛路。取景地之三――五缘大桥。取景地之四――杏林大桥。海峡网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随着8月的来临,暑期档电影市场已进 ...[详细]
  • 12条“绿色通道”服务鲜活农产品

    12条“绿色通道”服务鲜活农产品     本报讯(记者 贾艳锋 通讯员 宋炜 裴晓丽) 春节日益临近,各类鲜活农产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大。1月4日,记者从市公路局获悉,为保障节日市场各类鲜活农产品供应稳定,市公路局认真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 ...[详细]
  • 市领导要求加快推进冬春农田水利建设

    市领导要求加快推进冬春农田水利建设     本报讯记者 陈蕾)1月9日,副市长刘西良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东港区检查冬春农田水利建设进展情况。   刘西良一行先后来到陈疃镇南鲍疃村燕子沟塘坝扩容改造现场、陈疃一村蓝莓基地供水管道铺设现场、 ...[详细]
  • 日照港石油焦中转量占全国进口量三成

    日照港石油焦中转量占全国进口量三成     本报讯记者肖杰 通讯员刘军 江鸿艳)2011年12月31日18时,载有5.1万吨石油焦的美国“诺德自由”货轮,在日照港股份三公司码头卸载完毕,截至目前,日照港年度共完成石油焦货物吞吐量145余 ...[详细]
  • 干涸了半年多 厦门莲花公园的水池又有水有鱼有荷花了

    干涸了半年多 厦门莲花公园的水池又有水有鱼有荷花了 海峡网9月13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黄敏江 朱黄/文 陈巧思/图)“池里又有鱼儿了!地下水是不是已经恢复了?”许久未到莲花公园的市民们很惊喜,因为,长期干涸的池塘居然有水了,莲 ...[详细]
  • 日照港获“全国文明单位”的背后

    日照港获“全国文明单位”的背后     本报记者 王均薇     本报通讯员 杨斌       12月20日,从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传来喜讯:日照港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然而,对日照港来说,这是“十一五”延展而来的故事。  回 ...[详细]
  • 元旦道路客运人数少于去年

    元旦道路客运人数少于去年     本报讯(记者 贾艳锋) 1月3日,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以打造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节日运输环境为主题的元旦假期交通运输顺利结束,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客运量略有下降。    针对今年元旦期间的运 ...[详细]
  • “太阳在这里升起”:让新名片促进日照文化旅游大发展

    “太阳在这里升起”:让新名片促进日照文化旅游大发展  创作各种类型的含有太阳文化元素的产品  创作各种类型的含有太阳元素的旅游纪念品。以不同规格并成规模化推向市场。不但要打造看得见的“太阳从这里升起”,还要在“打造带得走的日照”文化旅游方面做文章,游客 ...[详细]
  • 厦蓉高速改扩建漳州段昨正式通车 彻底收服“魔鬼路段”!

    厦蓉高速改扩建漳州段昨正式通车 彻底收服“魔鬼路段”! 原有车道(左)作为上行线,变为长上坡,新建4车道为下行线在简短的通车仪式后,昨日中午12点,历时3年多建设的厦蓉高速公路漳州段改扩建工程正式通车。这意味着,以连续14公里的长下坡闻名的厦蓉高速和溪路段 ...[详细]
  • 日照农业综合机械化跨越至高级阶段

    日照农业综合机械化跨越至高级阶段     本报讯(记者 裴颖 实习生 王晓琦)2011年12月27日,记者从全市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上获悉,截至目前,日照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8.5%,实现了由中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跨越。    接下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