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创新故事|苏同勇:书写“匠心”人生
苏同勇,日照港岚山港区日照正泰装卸有限公司首席员工、日照高级作业指导员、创新机械二部运行班班长。故事在自己普通的苏同生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地工作了十余年,勇书用自己对技术研究的写人激情、对平凡工作的匠心精益求精,磨练极致工艺,日照书写着自己的创新“匠心”人生。
1993年,故事从中专毕业的苏同生苏同勇,在一家4S店从事农机设备的勇书维修工作。熟能生巧,写人慢慢地,匠心他在设备维修领域已经小有名气。2008年,苏同勇进入到日照正泰装卸有限公司机械二部,继续操起了老本行,对大型工程装卸设备进行故障诊断、专业技术维修。
作为一名熟练工进入公司,省略了学徒阶段,苏同勇没有经过培训就上岗了。可令他没想到的是,以前他从事过的农机维修和公司的这些进口设备根本不是一回事。面对眼前价格高昂的进口工程装卸设备,苏同勇说,头几年就跟新入门的学徒一个样,以前学到的东西在这里根本不适用。
眼前是他从未涉及过的全新领域,而手下仅有几个对维修领域完全陌生的小学徒,他反而成了这个班组里最有经验的老师傅,苏同勇倍感压力。他开始补充专业知识,从设备维修手册开始学起。可是一直以来,进口设备的维修都是由国外垄断,就连他拿到的维修手册都是全英文。苏同勇凭着一股韧劲,对着手机词典,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翻译。
在他的办公室,记者看到,这本上下两册共400多页的“功臣”已被翻烂。在每行英文说明下,都有用铅笔写成的中文翻译。“设备维修里有很多都是专业名词,就是专门学英语的人也不一定能翻译精准。我们一个单词一个单词查出来意思,再用自己的理解把它串成一个句子。”苏同勇说,有了基本的常识,加上以前的经验,他很快掌握了进口设备的维修法则,并渐渐熟练。如今,他已能从事公司80多台多种型号工程装卸设备故障诊断和专业技术维修。而这本耗费了他几百个日夜翻译的维修手册,成了公司里的法宝。现在每一个新进公司的学徒工,都要从这本维修手册开始学起。
多年身处于维修工作的一线,在苏同勇看来,“工匠精神”不仅仅是技术本身,而且要不断创新。他说,在他的十几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里,沃尔沃装载机液控变速箱故障的解除,对他的职业生涯有着重要意义。
“一台沃尔沃公司生产的设备在路上出现了离合器抱死故障,开箱检修时,维修人员发现是其设计存在缺陷。把问题反馈给厂家后,他们却说是我们使用不当造成的。”苏同勇回忆其当时的情形时依然愤慨。在他的一再坚持下,公司请到了沃尔沃公司驻上海的技术总监,经过鉴定结果,证明了产品确实存在缺陷。
“当时我就意识到,进口的设备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高大上,外国货也会出错。”我们是不是可以自主维修?苏同勇向公司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加上当时这种型号的变速箱已停产,无法更换,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
苏同勇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公司为此成立了专门维修小组,由苏同勇担任组长。“就这一个变速箱就价值68万,万一修坏了谁也赔不起,所有人都非常小心。”苏同勇说,拆下零件的每一步他们都小心翼翼,维修室里摆满了设备零件。经多番研究测量,维修小组尝试在座孔内加入耐油、耐高温尼龙挡圈等措施对其技术改造。最终,故障成功排除。不但为公司挽回成本256万元,同时技术创新方案也得到生产厂家的高度认可。此项技术的攻克,也成为公司进口设备以“诿外维修”逐步转化为“自主维修”的转折点。
同样,这也成为了苏同勇职业生涯的转折点。十年来,苏同勇实现了一项又一项的创新。他说,发明创新没有平常人想象的那么难,创新就来源于日常工作。遇到问题,想到解决办法的就是创新。他拿前几年发明的油缸维修固定平台举例子:因为重约650公斤的液压油缸在抽缸更换密封维修时无法直立固定,一度制约维修作业效率。他便借鉴三角稳固支撑工作原理,发明了油缸维修固定平台,使工作变得安全、高效。
像这样的发明创造还有很多,2014年至今,他提报经济技术创新及合理化建议40余项,发明了“螺栓沉孔快速清理法”“油缸快速维修固定工艺”等多项维修工艺。在公司的创新工作室,陈列的一整排专利模型里,大部分的作者都是苏同勇。
2014年,他凭借出色的技术,在日照港员工取证中心、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等地担任职业资格证授课、考评教师,进行电动装卸机械维修工、内燃装卸机械司机等工种培训。获得这种资格的,在岚山只有他一人。自2016年至今带出徒16人,全都走上技术操作岗位。今年,他又被录入日照市技能专家人才库,从事80多台多种型号大型工程装卸设备故障诊断、专业技术维修工作。他带领的团队,先后获得了全国交通行业和山东省“质量信得过班组”“创新管理”“成本控制”“对标管理”等多项行业标杆……这几年,苏同勇没有停下脚步。他说,匠人的作用就是竖立一个标杆。在做好自身的同时,培养出下一代人才,在身边形成浓厚的“工匠精神氛围”,才是真正的工匠精神。
(通讯员 宗杰)
(责任编辑:能源)
-
行人根据信号灯指示可走对角斑马线。 记者 陈小斌 摄海峡网讯 海西晨报 记者陈小斌 通讯员娇轩)9月13日,厦门首个“对角斑马线”开启试用。该“对角斑马线&rdqu ...[详细]
-
南辛庄子村位于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考古发现,这个村子的地下隐含着四千多年前龙山文化,遗址面积超过了五十万平方米。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进驻南辛庄子村,考古队计划发掘的项目是,龙山文 ...[详细]
-
日照讯记者 孟凡虎)10月10日,市政协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会同市农业局、市食药监局和市质监局有关负责同志,就提高日照绿茶质量安全水平工作开展对口协商。市政协副主席王坤英参加。委员们实地查看了日照浏园 ...[详细]
-
日照讯记者 马秀萍)10月15日上午,国网日照供电公司与中国铁塔日照分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本着“平等志愿 公平诚信互惠互利 共同发展”,坚持“资源互相开放,设施共建共享,规划试点并 ...[详细]
-
8名厦门帆船小将在深圳拿下34座奖杯中的7座。海峡网讯 (厦门日报 文/图 记者 路鹏宇) 8人参赛,7人捧杯!第二届中国·深圳青少年帆船赛6日落下帷幕,厦门帆船选手在吴兹明教练的带领下 ...[详细]
-
用“产城一体化”思维经营城市,既塑造了舒适宜人的人居环境,又拓出了产业转调创的成长空间———日照讯记者 许静 通讯员 卢立平)海曲路最东端,高达178米的天德海景城双子楼正在建设。在刷新“日照高度”的 ...[详细]
-
日照讯记者:曹现沈)今天上午,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西良带领日照市政法系统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青日连铁路日照段建设工地,调研治安维稳工作。青日连铁路日照段于2014年11月份动工,目前已进入线下施工关键 ...[详细]
-
日照讯(通讯员 朱云泉)自创城以来,莒县交警大队民警全警上路、全员上岗,积极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为创城营造良好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齐心协力打好“创城”攻坚战。工作中,重点整治城区乱停乱放闯红灯、逆行、不 ...[详细]
-
说?还是不说?好纠结!海峡网9月13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林彬彬 实习生 周小樱 整理)女儿无意中得知父亲有外遇,却因为不想父母分离等各种原因没有告诉妈妈,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说吧,父母很可能会离婚 ...[详细]
-
日照讯记者 王宗敏)10月18日,在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由市体育局、市老年人体育协会主办的庆祝“九九”老年节中老年健身成果展演,在市人民广场举行。副市长杨留星、市政协副主席毛晖明出席活动。此次展演共有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