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发现牦牛适应青藏高原环境的分子遗传新机制
在氧气稀薄的国学青藏高原,牦牛为何能不知疲倦地奔跑?现牦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机构的牛适研究团队通过解析牦牛基因组,发现一种牦牛特有的应青原环肺内皮细胞类群,可能对牦牛适应缺氧环境起到了关键作用。藏高传新相关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上。境的机制
牦牛是分遗维系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功能与畜牧业发展的关键物种,以耐高寒、国学抗缺氧而闻名。现牦受参考基因组不完整等因素制约,牛适目前牦牛适应性相关分子遗传机制的应青原环研究进展缓慢。
据了解,藏高传新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境的机制中国科学院大学等研究机构合作,分遗通过运用二代、国学三代测序技术等手段,分别构建了野牦牛和家牦牛高质量染色体水平参考基因组,再结合普通牛数据,系统分析大片段结构变异在牦牛基因组的分布特征。
研究人员发现,牦牛及黄牛肺脏中内皮细胞群表达含结构变异的差异基因最多。通过比较牦牛与普通牛的基因组,研究人员发现二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基因片段。这些差异指向了基因表达的改变,从而能够帮助动物更好地适应环境。
在研究牦牛肺部单个细胞内的基因表达水平时,研究人员偶然发现血管内膜中的一种全新细胞类群,这种遍布牦牛肺部的细胞可能会使牦牛的血管更有韧性。同时牦牛的肺组织中存在较多的弹性纤维,能够增强肺的收缩能力,有利于牦牛适应高寒缺氧的环境。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杨其恩表示,这项研究为系统开展牦牛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数据支撑,同时对分析动物适应高海拔和缺氧引发人体相关疾病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民政)
-
00后大学生阿玥,兴趣是买花。在街头花十块顺一束花回家,对她来说是和吃饭喝水一样日常的事。在被问了无数次“今天啥日子”“谁送的”“送给谁”后,阿玥在朋友圈发出了灵魂疑问:“我就不能日常给自己买支花吗? ...[详细]
-
日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组织日照铁塔公司和日照市三家电信运营企业,对鲁南高铁沿线进行网络规划,统筹推动高铁基站确址。根据高铁信号覆盖规划方案,最终确定在鲁南高铁日照段沿线新建通信铁塔39处、隧道室分1处 ...[详细]
-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2019年活力区重点工程项目一直备受关注~很多热心网友想要了解项目建设进展别担心~答案都在这里!1科技文化中心 项目建筑面积45.2万㎡,概算投资44.1亿元。建设 ...[详细]
-
主流日照讯5月17日,我市开展系列爱心活动,迎接5月19日第二十九次“全国助残日”。副市长林彦芹参加部分活动。残疾人心脏外科手术免费救助项目,当天上午在市人民广场启动。项目开展期间,日照心脏病医院将充 ...[详细]
-
春回大地 万象更新眼下正值春耕春管关键期在福建省春季农业生产现场推进会上“水稻有序抛秧机”吸引大家注意据说1小时可以抛10亩秧苗3月31日,工作人员在福建省南安市驾驶“水稻有序抛秧机”抛秧无人机照片) ...[详细]
-
主流日照讯5月21日下午,日照上海)“双招双引”推介会将在上海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行。作为日照展示城市形象、汇集优秀人才、招引洽谈项目的重要平台,本次推介会具有参会项目多、嘉宾规格高等特点,吸引了来自世 ...[详细]
-
近日,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2019年全市共选拔80名左右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水利)、支医、扶贫等 ...[详细]
-
伴随着一个日照海通的40英尺集装箱被A05号自动化轨道吊顺利装卸到E03堆场,日照港集装箱自动化堆场一期)竣工全面投产。A05号自动化轨道吊装卸第15万标箱集装箱5月15日,日照港集装箱自动化堆场竣工 ...[详细]
-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家长们快来接!宝宝疫苗接种锦囊来了 ...[详细]
-
无限风光在乡村——东港区提速乡村旅游项目建设赋能乡村振兴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史树梅通讯员 孙密爵 秦培正从春天出发,用奋斗作答。如今,广袤的东港田园间、乡村土地上一片生机盎然,乡村旅游项目正在全面起势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