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省钱达人巧用各电商外卖平台优惠 4年省了10万生活费
原标题:厦门省钱达人巧用各电商外卖平台优惠 4年省了10万生活费
利用商家满减、厦门平台红包和淘宝粮票,省钱商外省万生活吕先生在饿了么点单,达人不花钱吃“霸王餐”。巧用(图为吕先生以前的各电订单截图)
海峡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兰京)最近,上海一市民凭借满墙的卖平优惠卡省下全家80%生活费,被网友惊呼为“卡神”。台优其实,惠年这样的厦门省钱达人在我们身边也有。而且,省钱商外省万生活随着网购的达人普及,他们也有了新的巧用特点——不领券、不下单。各电
厦门市民吕加丁就是卖平这样一位省钱达人。他说,台优从2014年开始,凭借掌握各类电商、外卖平台的推广优惠,已经省下至少10万元的生活费。
外卖
免费吃了一个月
四年花销不足千元
昨日中午,见到吕先生时,他刚吃完一顿不花钱的外卖。这样的外卖被同事戏称为“霸王餐”,一度成为公司工作餐。“8月上旬起,饿了么大战美团,我们凭着商家满减、平台红包和淘宝粮票点外卖,免费吃了一个多月。”吕先生演示给记者看,他首先从一个收集各类优惠券和红包平台公号推送中,复制口令领取淘宝粮票(2.6元),再从淘宝进入饿了么。吕先生说,自己是超级会员,有平台大红包(5元)。“不过,要做到‘霸王餐’,还需要找到满减力度大的商家。”他随即点开一家“满30元减23元”的快餐店,点了马蹄大肉圆、小炒豆腐皮、红烧肉和米饭,加上餐盒和配送费,共计30元。但是,扣除“满减”23元、红包5元和粮票2.6元后,实付款为0元。
“有一阵子,用淘宝AR刷王老吉,还有五元红包。”吕先生还发现,由于每单花销都在10元以下,外卖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已把他认作“省钱一族”,给他的红包数额比较大,至少5元。新用户也是优惠最多的,为此,他还实名在电信、移动、联通办了6张手机卡。“我还会交替使用美团和饿了么。只要隔段时间不用,这些平台就会发大红包,吸引我再次使用。”吕先生说,工作四年,他在单位点外卖,花销不超过千元。昨天,记者按照吕先生的方式,在饿了么分别用“新用户红包”和“会员大红包”等下单,一杯奶茶(22元)才3.6元,一份晚餐(31元)只用了8.6元。
当然,便宜不是随时随地都有。有一阵,他就因周围店家满减力度小而选择去店里吃堂食。
购物
买了四只酱板鸭
不花钱还能赚钱
吕先生省钱最擅长的领域还是网购。最近,他花了不到3元买了个婴儿指甲剪。同样的商品,妻子在淘宝上花了22.9元。“我会在一淘、淘宝联盟、试客联盟、众划算等平台上进行对比,找到最优惠方式再下单。”由于从事电商运营工作,吕先生深谙网购的各种推广方式。他第一次尝到省钱的甜头也来自于此:2014年12月,一家淘宝店促销酱板鸭,一只29.9元。“我猜他们‘双十一’预估太高,压了库存。”吕先生发现,他们在“真划算”平台上只要8元,且在“淘宝联盟”还有返利30%(按原价)。最后,他买了四只,没花钱,还赚近30元。
这几年,吕先生靠自己下单拿返利,在“淘宝联盟”就赚到佣金好几万元。“不完全统计,用这样的方法购物,最少省了10万元。”
仅购物App,他就有18个。“以前更多,使用多了,就会淘汰一些。这些平台都属于第三方推广平台,为了推广商品,商家会在这些平台开辟让利的入口。”吕先生介绍,不管是早期的刷单、免费试用,还是如今的返利佣金、推广优惠券,万变不离其宗。吕先生说,但这些省钱方法并不是所有东西都适合,有的大品牌就没优惠。他会把要采购的东西分为刚需和囤货。“非刚需可囤货的才最适用。”
对于吕先生的做法,有些人会不理解,觉得钱是赚来的不是省下来的。“就连妻子,刚开始也并不看好。”吕先生说,如今,当看到实际的优惠,家用品的采购,老婆已全权交给他。“对于自己,这更多是一种乐趣,也很有成就感,还有利于自己工作经验的积累。”
(责任编辑:科技)
-
海峡网9月4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 通讯员吴光涌)记者昨从厦门海关获悉,在一名入境旅客行李中,厦门海关查获12.6公斤猪肉制品,成为近期厦门机场口岸截获的最大一批猪肉制品。当日,一名中国籍女性旅客 ...[详细]
-
本报记者 许静 经典吕剧《李二嫂改嫁》、《姊妹易嫁》,原创吕剧《好媳妇》,原创周姑子戏《家长理不短》,原创茂腔《乡村调解员》……唱段婉转优美,酣畅淋漓,现场气氛热烈,掌声雷动。 8月12日—18日,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陈蕾)为了充分发挥网络凝聚青年的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后,近日,共青团日照市委腾讯官方微博正式开通。 微博地址为http://t.qq.com/rzsgqt(也可点击日照团市委网 ...[详细]
-
本报记者 贾艳锋 通讯员 潘琳 8月27日,大型旅游歌舞表演2011版《日出先照》华丽落幕。然而,那华丽的场景、醉人的舞美,连同极具本土化的唱段,都依然萦绕在许多人的脑海里。 节目公演以来,受到国 ...[详细]
-
引导金融机构对接重点项目海峡网讯(厦门日报记者宗满意 林露虹 实习生刘冰莹 通讯员林晓龙)目前,厦门市正在着力引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厦设立区域性总部、分支机构等,不断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秦钊) 9月8日,8集大型电视专题片《大道鲁商》主创人员来我市采风,为拍摄搜集素材。摄制组主创人员与我市众多学者、专家和企业家讨论了太阳文化及海洋经济对鲁商文化的作用。 据 ...[详细]
-
20年的调解生涯,王均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自己的岗位 王均民的简历很简单: 1990年从中国政法大学函授毕业,成为一名法律工作者。第二年,他就成了一名人民解调员,一直到现在,整整20年。 人民调解,又称 ...[详细]
-
早上6点40分,老王提着钥匙溜达过两条街,打开村委大院的门。6点40分至7点,保洁员陆陆续续来领走垃圾车,走向自个儿负责的街道,墙根空了,老王也扛着大笤帚上街。 老王叫王亮政,今年53岁 ...[详细]
-
海峡网讯(海西晨报记者陈小斌通讯员洪恒亮)以挥霍“分手费”来行骗、以七夕做活动为由行骗、冒充“白富美”行骗……“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刘江雪)中秋、国庆双节来临之际,市农业局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活动,以瓜菜、果、茶、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为重点,组织开展种植业产品专项整治、“三品”专项整治、食用菌菌种及产品专项整治行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