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传统民俗文化体验热度飙升 非遗互动“点燃”消费热情
央视网消息:这个清明假期里,点燃不少地方打造丰富民俗场景,清明游客穿汉服簪柳枝、假期执素笺写追思,传统在假期感受传统文化的民俗魅力。 《踏青新图景》继续以热力图的文化方式来解读全国各地的踏青新玩法、旅游新动向,体验以及假日消费新趋势。热度热情 上午9时,飙升在河南开封府府门广场彩旗飘扬,非遗一幕宋代“穿越”剧在这里精彩上演,互动精彩的消费演出引来游客纷纷驻足。 假期里,点燃河南开封策划推出了30余项文旅活动,清明展示北宋民俗,假期让广大游客过足文化瘾。 在浙江乌镇,非遗民俗文化活动香市节正在举行,一艘艘装饰精美、载有“蚕花仙女”的摇橹船驶上西市河,吸引了不少游客观礼。今年乌镇香市在保留蚕仙巡游、蚕花庙会等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同时,还推出了话剧体验、雅集打卡等游客喜闻乐见的新活动。 在云南文山州丘北县,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身着少数民族服饰,在篝火映照下载歌载舞,互抹“花脸”表达祝福。据了解,抹花脸是普者黑彝族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习俗之一,象征着互致吉祥和祝福。在北京,以传统青花瓷元素为主题的“绮梦青花”巡游大秀正在精彩上演,不少游客身着汉服等国风服饰沉浸式感受青花意境。 同程旅行大数据显示,2025年清明假期,传统文化节俗体验搜索热度同比增长75%。北京、南京、西安、重庆、苏州成为清明假期最热门的历史文化打卡地。 清明时节 非遗手作解锁新玩法 清明假期,体验传统的非遗手作成为许多人假日出游的热门选择。各地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文化元素相结合,为传统节日注入了新的活力。 云南大理的扎染手工艺人们将传统的扎染技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使扎染作品从传统服饰走向了时尚和文化创意领域。在清明节期间,这些阳光植物与水天然结合的素雅文创产品颇受游客喜爱。 在山东东营的黄河三角洲,一场场“风筝秀”正在上演,孩子们化身能工巧匠,发挥想象力,用彩色画笔、颜料等工具在风筝上描绘各种图案,绘制出一个个独特的风筝。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鹏垌村的“三月三”民俗活动上,游客们亲手制作香囊、拓印版画,感受民俗传统文化。 这个清明假期,体验传统的非遗手作成为多数老百姓假日出游的新选择。清明假期里,最受欢迎的十大非遗体验有簪花围、扎染、漆扇、螺钿饰品制作、掐丝珐琅体验等等。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韩国瑜当选后“黑韩产业链”迅速开张,民进党在急什么?
- 云南农村聚餐五桌报备:食物中毒多发,政策恐难落地
- “小备案审查法”出台,缓解“燃眉之急”
- “毕不了业”的学生
- 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引争议 有媒体指“茶壶风暴”爆发
- 打工人苦于“隐形加班”,全国政协委员吕国泉呼吁保障离线休息权
- 中产的游戏:滑一次雪到底有多“烧钱”?
- 波提切利和燃烧的维纳斯
- 广州新增7名阳性感染者,感染来源暂不清楚
- 他们在海外教粤菜,怎么翻译“焗”是一个问题
- 杭州警方通报宾利司机高架伤人事件:嫌疑人被刑拘
- 联合国通过决议将春节作为联合国假日
- 火爆“五一”展现经济活力、潜力和磁力
- 咖啡里的这种致癌物,你常吃的薯片和面包也有
- 9年内7万家KTV倒闭,你现在还会去唱K吗?
- 震后四日,寒夜中的积石山村庄
- 赖清德搞政治恶斗 终将引火烧身!
- 城中村改造、保障房建设城市扩围,可享受专项债、PSL等政策支持
- 深圳一上市药企遭犯罪团伙电信诈骗,涉案金额超9000万!
- 给少年做“拐杖”的他们丨记者手记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