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老伯贵阳开刨冰店十五载:匠心呈现台湾风味
中新社贵阳8月2日电 题:台湾老伯贵阳开刨冰店十五载:匠心呈现台湾风味
作者 王秋旭
盛夏时节,台湾一间贵阳市区深巷内的老伯小店,来往食客络绎不绝。贵阳69岁的开刨台胞徐华兴是小店老板,他把眼镜挂在胸前,冰店熟练地操作着老式刨冰机,载匠不一会儿,心呈现台燕麦花生冰、湾风味八宝雪花冰、台湾鲜果什锦冰就呈现在食客面前。老伯
“搅拌一下,贵阳会更好吃呦!开刨”徐华兴把燕麦花生冰递上桌时,冰店小声地提醒食客。载匠浓郁的心呈现台花生酱混合着燕麦的清香,搭配入口即化牛奶雪花冰,年轻食客端着散发丝丝凉意的刨冰大快朵颐。
“店铺开了15年,从选材到制作,每一个细节都亲力亲为,只为把最纯正的台湾味道带给每一位食客。”徐华兴说,店铺每日11时营业,但自己总会提前2小时到店里准备当日食材,确保每一道食品的新鲜与品质。
在台湾长大的徐华兴,不仅热爱美食,更擅长制作。2009年,年过五旬的他,在妻子的家乡贵阳市白云区,将美食爱好转化为事业创立“食乃客”,实现了晚年开一间小店的愿望。
徐华兴的小店主推各式台湾风味的刨冰和卤肉饭。他根据贵州食客的偏爱,在冰砖中加入牛奶,再搭配秘制调味酱。店内招牌“燕麦花生冰”是徐华兴根据贵州特色与台湾风味相结合的“特制款”。
烘花生、煮燕麦、调制花生酱……为了这一口特制刨冰,徐华兴每天一进厨房便要待上几个小时。闲暇时,他经常与大陆食客交流,分享台湾的风土人情和美食文化。
周边居民和学校学生是徐华兴小店的常客,“读书时就常去的冰店,现在闲暇便会驱车前往,它开在那里15年就送走了旁边中学15届学生。”在社交平台上,常有食客分享自己与冰店的美好回忆。
如今,徐华兴的小店不仅有许多本地回头客,也有外地游客和海内外美食博主来探店尝鲜。
“2022年开始,许多自媒体博主知道了我的小店,现在店里的生意更忙了。”在徐华兴眼里,刨冰不仅是店铺特色,更是他想与大陆食客分享的美味。
徐华兴每天都会在店里忙碌,于他而言,吾心安处是故乡。“可以巧妙融合两岸美食文化的精髓,并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创新,我会一直用心经营下去。”徐华兴深信大陆充满了机遇。(完)
(责任编辑:百科)
-
新华社北京6月7日电记者李晓明)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7日就美对台军售答记者问。有记者问,美国国防部国防安全合作局近日宣布,批准2笔价值约3亿美元的对台军售,计划向台提供F-16战机零配件及相关服务等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裴颖) 近日,记者从市建委获悉,截止目前,黄海一路维修改造工程已接近尾声,人行道将整体更换为花岗岩板材,铺装工作正在加紧进行中,待9600平方米的人行道铺装完成后,整个道路维修改造总投资 ...[详细]
-
本报记者 王均薇 没有日照港,就没有日照市—— 曾经,海洋奠定了日照发展的基石。 而今,海洋代表了日照发展的未来。 加快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是日照城市发展的趋海方向;是日照人由内陆走向海洋、走向世界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贾艳锋) 第十届CCTV模特电视大赛刚刚闭幕,又一场经典模特赛事—2009新丝路中国模特大赛即将举行。8月13日,记者获悉,北京新丝路授权委托拂风模特中心为山东赛区的唯一主办方,届时,新 ...[详细]
-
中国网民规模巨大,组成结构多元,各年龄段、各行业、各阶层来源丰富。人民群众转移到了网上,理论传播也要延伸到网上。如何做好新时代的网上理论传播?本期公开课,让我们跟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卢刚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王美莹)8月10日,由市体育局、青岛国际游艇俱乐部联合举办的首届大帆船培训班开班。来自全市各单位的20余名大帆船爱好者将在为期5天的培训时间里,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学习大帆船操纵、气象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林夕)记者从民进日照市委8月15日召开的2009年度全体会员大会上获悉,在提案工作方面,民进日照市委将推行“一人一案”制度,推动提案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促进提案质量与参政水平迈上新台阶。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陈蕾 实习生 丁华)8月18日,四川省资阳市副市长程启贵来我市考察民政工作,副市长解世增陪同。 考察期间,程启贵一行先后来到石臼街道敬老院、林海社区、兴业春天花园社区、郑州路慈善超市等,仔 ...[详细]
-
中新社北京8月14日电 (记者 黄钰钦)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重申,中方坚决反对建交国同台湾当局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有记者提问:上周,三名波罗的海国家议员访问台湾,他们分别来自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王美莹)8月10日,由市体育局、青岛国际游艇俱乐部联合举办的首届大帆船培训班开班。来自全市各单位的20余名大帆船爱好者将在为期5天的培训时间里,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学习大帆船操纵、气象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