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地球之肾”湿地有多重要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和“物种基因库”,地球之肾具有重要的守护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在维护生物多样性、有多固碳减排、地球之肾缓解和预防自然灾害等方面作用显著。守护湿地然而,有多受农业活动、地球之肾气候变化等影响,守护湿地全球湿地缩减和退化形势严峻,有多守护湿地亟需各方携手同行。地球之肾 根据《湿地公约》,守护湿地广义上的有多湿地不仅包括所有湖泊和河流、地下蓄水层、地球之肾沼泽、守护湿地湿草甸、有多泥炭地、绿洲、河口、三角洲和滩涂、红树林和其他沿海地区、珊瑚礁等,还包括鱼塘、稻田、水库和盐田等。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经过反复调查和研究,将《湿地公约》湿地分类体系进行了整合与归并,划分为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等5类34型。 《湿地公约》秘书处2021年12月发布《全球湿地展望》特别版报告指出,湿地在减排、适应气候变化影响、扭转生物多样性损失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最为有效的碳汇陆地生态系统之一。 例如,在以滨海湿地为代表的“滨海蓝碳生态系统”中,红树林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可达热带雨林的55倍。仅占地球表面积3%的泥炭地,储存了全球30%的陆地碳。“蓝碳”即蓝色碳汇,是指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 《全球湿地展望》报告还强调,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可助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提升湿地管理水平可带来健康、食物和水资源安全等红利。据估算,全球湿地每年提供的健康、福祉和安全等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高达47.4万亿美元,可见守护湿地就是守护人类本身。 然而全球湿地保护现状并不乐观。该报告警告,自1970年起全球湿地面积减少了35%,消失的速度是森林的3倍,超过四分之一的湿地物种遭到了灭绝威胁。人类活动,尤其是农业开发是造成湿地退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超过半数的“国际重要湿地”遭农业用地破坏。而扭转这一趋势亟需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未来可持续的食物生产应依靠健康湿地及其合理利用。 此外,气候变化对湿地的影响高于预期,极地湿地和山区湿地尤其处于危险之中,而海洋升温导致的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和珊瑚白化严重影响湿地生物多样性以及湿地生态系统提供的食物生产、生计和海岸保护等服务。 保护湿地亟需强化跨农业、城市发展与湿地管理部门的融合与协调,将湿地纳入城市规划可为城市居民带来健康与福祉机遇,为此《湿地公约》采取了“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机制,对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湿地的城市和地区予以认可。 《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于5日至13日在中国湖北武汉主会场和瑞士日内瓦分会场同步举办。这是中国首次承办《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大会期间,《湿地公约》秘书处还将向25个新晋“国际湿地城市”颁发证书,届时全世界43个“国际湿地城市”中,中国占据13个,数量居各国第一。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养老“短托”、服务进家门……养老新模式守护健康“夕阳红”
- 日照市举办第五届金秋特价书市
- 省燃气安全执法检查组来日照市
- 2012日照戏剧周活动落幕
- 赏花 看戏剧 音乐会……假日文旅消费预计持续走高
- 海纳与桑乐确定战略合作关系
- 日照市第三污水处理厂立项获省发改委批复
- 日照两人荣膺省首届“百佳护士”
- 拜登首次中东行,“心愿清单”能否如愿?
- 日照上半年经济趋稳向好
- 2012年全国少儿游泳锦标赛完美落幕 30项纪录被刷新
- 日照蓝色经济区建设迈上新台阶
- 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引争议 有媒体指“茶壶风暴”爆发
- 日照再添一科普示范基地
- 东港区第15网格创城工作启动
- 省燃气安全执法检查组来日照市
- 一意谋“独”反激“疑赖”声量 台湾人心思变
- 日照市推行第二批明码标价试点单位
- 日照年内将初步搭建起电子口岸信息平台
- 日照市领导到街头镇调研包联工作和灾后恢复情况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