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放晴 “裤存不足”的厦门市民开启花式晾晒模式
原标题:天空放晴 “裤存不足”的裤存不足厦门市民开启花式晾晒模式
小区各个角落都发挥了作用。
空调室外机挂上了军大衣。
自行车成了晒被架。
昨日上午,厦门艳阳高照,启花一小区顶楼晒满了衣被。式晾晒模式记者 唐光峰 摄
海峡网讯(海西晨报记者曾昊然 通讯员其翔)“问世间晴为何物,裤存不足直叫人晒不干短裤。天空”在经历了近一周的放晴阴雨天气后,昨天,门市民开厦门的启花天空终于有了耀眼的阳光。“裤存”早已不足的式晾晒模式厦门人开启了花式晾晒模式,一时间,裤存不足各个小区都添上了一抹彩虹色,天空阳台挂满了衣服,放晴楼下晒满了被褥,颇为壮观。而在校园里也是一样,在厦大,学生宿舍的中庭都被被子占领了,生怕这限量供应的阳光“售罄”。
迫不及待
一大早抢占小区有利地形
昨天早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上李新村李女士的家里时,她就迫不及待地起床了,打算将家里铺的盖的全部“家当”拿出来晾晒。“我是全小区今天晒衣服最早也是最勤快的,晚了怕都没位置了。”
果不其然,到了十点,她又快马加鞭将不穿的衣服全洗了晒了。在李女士拉的绳子上晾满了被子、床褥等,记者点了点,光床上用品,大大小小一共6件,衣服则挂了近10件。“潮了那么久,哪能不抓紧时间拿出来晒晒?我都恨不得把整个家翻出来晒晒呢!”李女士笑着说。
各显神通
空调室外机都成了晾衣架
家住民族路海滨花园小区的刘女士告诉记者,昨天看到太阳终于高挂空中,开心得不得了,心想着终于有机会把家里一直晒不干的衣服拿出去晒了。当她来到小区中庭时却傻眼了,许多业主已捷足先登。她只得把家里许久未骑的两辆自行车搬了出来,“人造”了一个晒被子的设施。除此之外,她还把家里的空调室外机利用起来,晾晒老人穿的军大衣。“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了。”刘女士无奈地说。
在鸿山新村小区,记者遇到了正要晒被子的吴先生。“实在找不到地方,就只能晒在这里了。”吴先生正往灌木丛上铺报纸,他说,早上有事,没来得及晾晒,中午回到家时,发现楼下已经没有空间了,只能出此下策。“前段时间太难受了,床和被子天天都湿乎乎的,弄得我都不想在床上睡觉了。”吴先生说。
佛系心态
生怕湿气让衣服被褥更潮
有一些市民则对这难得一见的“大洗”日子抱着佛系心态。家住源昌豪庭的市民洪大妈便是如此,她说,不是不想晒,而是有点后怕。
洪大妈说,前几年,同样是一波持久的阴雨天,赶上中间有一天晴天,她将家中的衣物全都拿出来晾晒,结果由于空气中湿度过大,地面上蒸腾而出的湿气反而让衣物更湿了。“本来指望大太阳能赶走湿气,哪想到被子更不能盖了。”洪大妈说,有了“前车之鉴”,昨天虽然是晴天,但她还是没有贸然行动。
另辟蹊径
干衣机木炭包齐上阵除湿
赵女士同样没有像大部分人一样急于洗晒,因为她早在一个星期前就买了一台干衣机。为了把衣服弄得干净一些,她专门挑了一款带有杀菌功能的。记者了解到,有相同想法的市民还不少。最近一段时间,市面上的除湿器、干衣机卖得相当火爆。
有人还用土法子来除湿。
小张是西北人,今年春节后才来厦门工作生活,他根据老家的经验来除湿,买了好几个除湿剂和木炭包。“床特别潮,所以每天起床后,我就把被子摊开铺好,下面放上两盒除湿剂和一包木炭,屋里别的地方也摆上除湿剂。效果嘛,我觉得还行,床没那么湿了。”小张说。
有阳光就晒被?错了!
最近的天气,阴雨是常态,衣服很难干,这可咋办?记者教大家一个方法,把铁丝衣架两端1/3处用力向前弯曲,将衣架变成立体的,晾晒衣服时,前、后身就不会贴在一起,衣物内侧通风,可以大大缩短晾晒时间。
此外,垃圾袋也有妙用,用干净的大号黑色垃圾袋(或者用黑色棉布,因为透气性更好),剪开到足以遮盖衣物的尺寸,用夹子夹好,挂在有光线并通风的地方就好了。
需要提醒的是,看到太阳了也别着急,可别选大风湿热天晒被子,螨虫最喜欢高温高湿的环境,当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为75%-80%时,螨虫的数量在1周内可增加8倍。昨天的晴朗天气,各方面条件正是螨虫喜欢的,所以这种高温高湿的天气晒被子效果不一定好。一般来说,中午11点到下午2点是最适合晾晒的时间,这段时间阳光最为强烈,最能起到杀菌作用。
如果遇到大风天,空气里的花粉或者飘尘等都容易落到被子上。此外,周围空气和环境要清洁,尽量避免“二次污染”。
晾晒衣被莫把文明晾一边
昨天的“全民晾晒日”,不少市民把“家当”都拿了出来,摆满了几乎所有能晒到阳光的角落。不过记者观察发现,有些市民因为小区里没地方晾晒,就把被子衣服拿到公园里,有些公园过道的扶手架变成了晾衣架。有些住在二楼的住户,索性把衣服架搭在路灯上,以便可以多晒几件衣服。
这些行为,可以理解,却无法赞同,美丽厦门因此失了几分颜值。如果早做一些准备,是否就可以避免这些不文明晾晒的尴尬呢?厦门每年的3-4月份都是多雨的季节,不妨提前备好除湿剂、木炭包、干衣机,又比如,和周围邻居商量,轮流使用晾衣架,以增加使用效率。
只要我们多做一步,多想一步,其实文明晾晒很简单。
(责任编辑:民政)
-
浩沙七星路店的店面正在围挡施工。浩沙店铺门前贴出的公告。海峡网讯文/图厦门日报记者 廖闽玮)花钱办了健身卡,可健身房一装修就是半年多,近日,浩沙健身七星路店的不少会员都颇有怨言,其中部分会员致电本报讲 ...[详细]
-
海峡网讯 据海峡导报报道 现如今,除了手机点餐、网约叫车,就连导游也能网约了。昨日,导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旅游达人+当地居民”的新模式,已成为厦门旅游市场一股潮流,尤其是刚刚 ...[详细]
-
海峡网讯(厦门晚报记者肖家豪)市民张先生近日致电本报市民热线5589999反映称,环岛东路黄厝段靠海边的观光自行车道最近设置了围栏,旁边立起了“共享单车禁止入内”的牌子,但是一 ...[详细]
-
制图/张平原海峡网讯(厦门日报记者黄语晴)如何让处于学习阶段的小孩“别近视”,这是开学后家长担心的问题之一。今年6月国家卫健委的调查显示,我国近视人数已超过4.5亿,近视发病呈 ...[详细]
-
海峡网讯 据海峡导报报道 前段时间,福建一女家长和年轻老师的微信对话截图广泛流传:该家长主动晒出了夫妻的具体公职、孩子外公的公职,以及他们与区里分管教育的常委、当地教育人力师资人力科科长之间的具体关系 ...[详细]
-
海峡网讯(厦门晚报记者彭菲通讯员李晓兰)受人委托进行流量攻击,最终导致三家网站瘫痪。近日,犯罪嫌疑人胡某因涉嫌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集美区检察院批准逮捕。今年8月份,胡某在QQ上结识了一名昵称为& ...[详细]
-
▲每年的攀岩世界杯,都能吸引大批观众来现场观赛。海峡网讯 厦门日报 文/图 本报 记者 路鹏宇)2016年,特房集团继组建厦门第一个职业化羽毛球俱乐部之后,再一次助力厦门市体育事业发展,贯彻落实厦门& ...[详细]
-
海峡网10月15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林利萍 通讯员 韦广清)11日,厦门市公安局公共交通分局巡特警大队民警汪建村、陈冬宁,在海达码头执行武装设卡任务。10时许,盘查一辆面包车时,看到车上乘坐的7人好像 ...[详细]
-
海峡网讯 (厦门日报 记者 房舒 见习记者 汤海波)老人走失12个小时,焦急的不止家属。9月4日,一名患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在思明区金榜路东方巴黎一带走失,梧村派出所在接到报警后立即出动,随后厦门曙光救 ...[详细]
-
天气渐凉,市民出行穿起长袖长裤。(本报记者何炳进摄)海峡网讯(厦门日报记者廖闽玮)我市气温降低,不少人脱下夏日的短袖衣服,穿起长袖衣服,甚至披上外套。昨日本报记者走访发现,随着气温降低,我市街头和市场 ...[详细]